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中医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作者:李伟    
作者单位: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 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现代中医学的发展存在很多困惑,科学性受到广泛质疑。文章分别就中医学、中医理论学者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从哲学思想、科学技术层面上提出了关于中医现代化发展方面的自己的思路。
       【关键词】  中医现代化; 思路
       一门科学任何方面的发展皆要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或现象,反过来完善、修正原有的理论或发现新的理论,这是科学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医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发展也应符合这个规律。然而,现代中医学的发展存在很多困惑,出现了很多问题,科学性受到广泛质疑。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现从中医学本身和中医理论的应用者两个方面对现存的一些问题发表个人观点。
       1  中医学本身存在的问题
       1.1  懒惰的中医理论内核过去和现在的很多人都认为中医学是早熟的科学,已经足够完善。出现困惑的原因是现今科学发展的程度使得这门早熟的科学还不能被大家理解。这种观点值得商榷。任何一门科学都要与时俱进,没有一门科学可以断言自己已经发展完美,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像物理学发展的历史,19世纪时就声称物理学这座大厦已建好了,可一直到现在,物理学家们还在不断地对过去的一些理论进行否定或否定之否定,物理学这座大厦几次被翻修或重建,不断有着新的突破。任何学科的发展只能是越来越接近真理,但不能代表已经成为了真理。 中医学同样如此,否则便是研究者的妄自菲薄,或者学科本身陷入诡辩的怪圈。
       
       中医学发展缓慢,存在缺陷的理论内核是一个原因,即中医学理论具有懒惰性。太极图代表了中医理论的特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像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生活状态,自给自足,不需要外界的帮助。一个“阴阳五行,生克制化”就能解决和解释所有的问题。即使简单的、直接的因果关系不存在,层层推理、相互援引论证也能找出各种现象的关联。只追求推论合理,不追求事物现象的本质。满足于知其然,不管其所以然。中医理论发展到现在,还没有一次真正的思想变革,也有一部分这方面的原因。
        当然这一理论内核一直没有突破和变革,也有它特定的历史原因。中医学起源于经验医学,在完整的中医理论形成之前,受其生产力和科学水平的限制,只能借助古代朴素的哲学,形成“黑箱理论”。在中医学理论发展初期,它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期的西医学理论不能与之媲美。等到中医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到了发展的瓶颈期,想借鉴其他科学理论时,西方的科学思潮已走向了还原论,与传统的中医理论思想完全相反。短时间内无法吸纳,为己所用。
       1.2  中医学缺乏技术支撑具有思辨特色的中医学过分强调理论上的自我推导。满足于“知其然”现状,阻碍了主动寻找外部技术支撑的历史进程。历史上,麻醉和外科手术技术曾有过发展的萌芽,但没有被很好地普及和继承发展,唯一继承下来并对中医学发展作出贡献的,只有针灸技术。即便如此,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针灸技术并没有进一步的突破和大的变革。
       2  中医理论学者存在的问题
       2.1  中医理论的继承问题发展中医,需要首先继承古人的思想精华,“辨证论治”是精华,讲求治病因人而异。但这个理论精华在继承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现阶段的中医学教育,从大学阶段刚开始接触“中医”这个概念始,教材内容皆是以“病”统“证”,每一个章节内容后面,对“病”附加了西医学概念上的解释,使得初学者理所当然地认为,“病”即是西医学概念上的“病”“证”,中医学只是对它的解释和限定。这就给中医理论的学习带来概念上的混乱,以“西医”统“中医”,对中医学的理解便会越来越表浅和狭窄,最终连中医学的思维方式都不能继承下来,何谈发展[1]。如果按“辨病论治”(“病”即西医学概念上的病)思维方式,“六味地黄丸”便不会存在,因为六味地黄丸并没有其相对应治疗的“病”,只有相对应的“证”。可见思维方式是很关键的。有正确思维方式引导,才能有正确的发展方向。
       2.2  中医理论的发展问题
       2.2.1  发展的意识1948年贝塔朗菲提出系统论,很多人就宣称中医是系统论,用系统论的特点来论证中医学的科学性。众所周知,中医理论的一大特色即整体观。整体观等同于系统论吗?二者一致吗?笔者一直认为,中医理论应该不是系统论完美的代表。整体论、系统论二者之间还存在着差异[2]。比如系统论没讲“黑箱理论”,没讲“模糊性”。把精力放在拿现代科学理论来解释自己,只想着解释,不想着客观评价自己的缺点,在比较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并用别处的知识体系来弥补这些不足。这也是受中医理论内核的影响,只思辨不行动。
       2.2.2  发展的定位中医现代化包括的范围很多:中医理论现代化、中医药现代化、中医方法论现代化等等。只要在任何一方面有所突破,都能对整个中医的现代化发展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理论体系的支架。但事实上, 中医发展了数千年,无数的学者经过不懈的努力来探讨中医各种发展的可能,但它理论和技术上还是没得到很可观的进步,这是个客观现实。
       
       很久以来有一种思潮,过分强调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也是中医现代化一个有益的尝试,能结合最好,不能结合也不能说明中医不科学,不能把西医当成判定中医科学与否的标准。中医、西医二者是医学领域中的两个学派[2]。各有优缺点,都有存在的必要性,又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没有一个医学学派可以完美到作其他医学学派科学与否的标准。不能把精力和眼光单纯放在中西医结合这一个点上。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交叉的圆,人们只看到西医有很多内容是中医没有的,没看到在中医、西医两个圆之外还有很大的空间是中医和西医都没有探求的地方。我们完全可以把大部分精力放在那个未知的大空间里发展中医,加深对中医理论的认识,解决临床医学中更多的疑问,将中医学这个圆向未知的领域无限扩大,自然也能达到发展的目的。
       3  中医现代化思路
       
  
       发展中医,把其内在的科学性和临床优势展现出来是关键。
       3.1  在哲学思想层面上现代科学包括现代西医学,它的发展伴随着漫长的科学思想史。现代科学的进步很多是以哲学思想的变革为突破点的,并在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有更多现实意义上的创新。哲学和科学是一个良性的相互促进。中医学理论来源于中国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并且从产生到现在,过分依赖这种朴素的哲学,缺乏更深刻的创新,也没有和其他科学理论有过成功的结合。
       
       一切事物都是在否定之否定的线路上螺旋式发展的。西方科学在近几百年的还原论发展后,转而走向了宏观、系统论的路子。现代很多科学思潮的出现,正是反映了这一回归路线。如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混沌学理论等,更符合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在拿来的过程中,不断相互碰撞和摸索,找出中医理论发展的突破点,从哲学思想层面上进行有意义的探索或尝试。
       3.2  在科学技术层面上西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能迅速接纳、吸收现有的任何对它来说有用的知识和技术。它的实验室技术如各种试剂,诊断技术如CT 、X线、 B超, 治疗技术如支架、肢具等都帮助西医学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西医学紧接着提出了循证医学概念,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3]。这些都给中医的发展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如何将现有的科学技术为我所用,或发明、制造出符合中医特色的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参考文献】
           [1]何足道.中医存亡论,第1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95.
       
       [2]祝世讷.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53.
       
       [3]李廷谦.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第1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9.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