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内经》有关湿病的论述及其对现代中医临床的启示
作者:宋琦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 第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详细阐述了《内经》中有关湿病的理论, 将湿病的发病﹑病因﹑病机﹑辨证﹑治则治法加以分析,并结合后世医家的论述,进一步阐述中医湿病的理法方药,对现代临床予以指导作用
       【关键词】  《内经》 ; 湿病; 临床应用
       湿是自然界六气之一,也是六淫邪气之一,为临床上常见的致病因素。湿乃长夏之主气,夏秋之际因湿邪致病者更是屡见不鲜。《内经》中有关湿病的理论,分载于诸篇之中,内容丰富,对中医现代临床有着指导作用。
       1  《内经》对湿病的发病及病机的认识 
       
       湿邪有从外而来,称之为外感六淫。《素问·气交变大论》有“岁土太过,雨湿流行”,《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到“太阴司天,湿淫所胜”,皆阐述了因年份雨水过多,湿气盛易发湿证。除此之外[1],还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和《素问·痿论》中“有渐于湿,以水为事”都说明居住及工作环境潮湿,也易于患湿证;《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太阴司天,湿淫所胜。……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主运化,升清散精[2]。脾既有运化水湿的作用,又有主气机升降,能转输肺﹑肾之气的功能。正如李士材[3]说:“脾土主运行,肺主气化,肾主五液。凡五气所化之液,悉属于肾,五液所行之气,悉属于肺,转输二脏,以制水生金,悉属于脾。”可见脾若运化水湿或转输肺肾之气的功能失职,皆能使水湿不运,潴留体内,为湿,为水,出现肌肤肿胀,停于腹,则见腹满之证。
       
       湿邪的生成主要与多个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津液代谢、输布障碍有关。对于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过程,《素问·经脉别论》已概括的说明。“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津液来源于饮食物,其主要是通过脾的转输,肺的宣发,肾的气化,以三焦为水道输布。
       
       脾是水液运化的中枢,脾对津液的输布作用,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为胃行其津液”。脾胃是通过经脉,一则将津液“以灌四旁”和全身;二则将津液“上输于肺”。这两个方面统属于脾的“散精”功能。当脾脏因各种原因而致功能失调时,脾脏不能正常运化输布津液时,津液运行迟缓或停滞,就会形成湿邪。
       
       肺通过其宣发作用,将津液输布于全身体表以发挥津液的营养和滋润作用,津液通过代谢化为汗液而排出体外。故说肺“输精于皮毛”。(《素问·经脉别论》)。津液通过肺的肃降作用,向下输送到肾和膀胱,最后,化为尿液排除体外。当肺受各种外邪侵袭,无法行使宣发和肃降的功能,那么由脾输送的津液就会停聚于肺。
       
       肾对于津液的输布和排泄,起着主宰作用。《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全身的津液,归于下焦之后,通过肾的蒸腾和气化,升清降浊,使清的部分蒸腾上升,向全身布散,浊的部分下降化为尿液,注入膀胱排除体外。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意思为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若三焦水道不利,水液自然会运行不畅;同时三焦又主全身气机和气化,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充沛全身,当其气化不行,致使水湿内停。对于湿病的病因病机在《内经》时代就已经有了较明确的认识。
       2  《内经》对湿病临床表现的论述
       
       对于湿病的临床表现,《内经》的描述详细而生动。当湿邪侵犯人体不同部位时,可产生不同病症。
       2.1  湿邪侵犯头部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湿,首如裹”,“首如裹”为湿伤于头部常见的症状,常作为湿证诊断依据之一。湿为邪,性重浊。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出所,当湿浊困于上,头重不爽,有如用布裹。
       2.2  湿邪侵犯脏腑的表现《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大雨时行,湿气乃用,……邪伤脾也”,说明土运太过,湿土过盛,多会损伤脾脏。《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说明湿邪对肾脏也有损害。《素问·至真要大论》全面论述了湿邪对脏腑病变的影响:“太阴之复,湿变乃举,体重中满,食饮不化,阴气上厥,胸中不便,饮发于中,咳喘有声,大雨时行,鳞见于陆,头顶痛重,而掉瘛尤甚,呕而密默,唾吐清液,甚则入肾,窍泻无度”。说明湿邪对脾、胃、肺、肝、肾均有明显的影响[4]。
       2.3  湿邪对皮肉筋脉的影响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湿,首如裹。……汗出见湿,乃生痤疿。……秋伤于湿,……发为痿厥。”痤者小疮,疿者汗疹。当汗出玄府开,湿邪乘而入,湿郁于腠理不去,湿蕴阳郁。阳气郁则化热,发为痤疿。《灵枢·九宫八凤》曰:“犯其雨湿之地,则为痿。”《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土太过,雨湿流行, ……民病……体重烦冤,……甚则肌肉萎,足痿不收,……脚下痛,饮发中满食减,四肢不举。”湿性下注,损伤下肢为常见。其性黏滞碍气血津液的运行,故湿邪所伤之处肌肤麻木;湿邪不去阻滞日久,肌肉及筋失去津液气血的滋养,故受邪之筋肉痿软无力[5]。湿气下流,足脉受阻,不通则痛,故足下痛。湿为阴邪更伤阳气,其重浊之性导致机体有沉重感。烦冤者,心胸烦闷也,常为湿邪内蕴的一个症状[6]。湿邪蕴于中上二焦,阻滞胸阳下降,阳气扰神则神不安而烦。
       2.4  湿邪易致痰饮  痰饮的生成与湿邪有较大的关系。《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太阴之复,湿变乃举,……饮发于中,咳喘有声”是指太阴湿土为复气时,湿气发作太过引起津液代谢紊乱,内发水饮,阻碍气机,肺气不畅,则咳嗽、喘息有声。可见湿邪可以变化成为痰饮,湿邪是痰饮生成的主要来源之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月付肿”。湿邪阻碍气机,津液运行不利,聚而为饮,则机体小便不利,四肢浮肿。
       3  《内经》有关湿病的治则方药
       
       《内经》已经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有关湿病的治疗方法,成为后世治疗湿病之典范。《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归纳起来,《内经》已经提出了苦温燥湿、淡渗利湿、辛温发汗等治湿的方法。特别可贵的是《内经》的区区13个方中,就有4个方剂是治疗湿病的:《素问·奇病论》指出兰草汤可以治疗脾胃湿热引起的脾瘅;《素问·腹中论》指出鸡矢醴可以治疗湿热鼓胀;《素问·病能论》指出泽泻饮可以治疗湿热内郁引起的酒风;《灵枢·邪客》指出半夏秫米汤可以治疗痰湿内扰心神引起的不寐。这其中只有鸡矢醴鲜用于临床[7]。
       4  后世医家对湿病认识及治法的完善
       
       《内经》对湿病的论述及理法方药涉及有关于湿的各个方面,为后代医家对本病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汉代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在《金匮要略》中专题专篇讲述湿病的治疗。如“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他明确提出了发汗、利小便、逐水三法,并且论述了发汗与利小便治法的运用标准。此种因势利导法,便源于《内经》“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之意[8]。同时,创制祛湿方剂28首之多,其中发汗祛湿的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越婢汤,有利水祛湿的五苓散,养阴利湿之猪苓汤、赤豆当归散,有逐水的十枣汤、甘遂半夏汤等,为后世的祛湿法奠定了基础。从其方药的运用来看,仲景对湿病的认识介于伤寒与杂病之间,如“风湿相搏”“寒湿在表”等证都由外感诱发。
       
       直到明诸医家提出了“湿分内外上下”(《医学入门》),这其中张景岳提纲携要的归纳,“然湿证虽多,而辨证之法,其要惟二,则一曰湿热,一曰寒湿,而尽之矣”。对临床的辨证施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他提出湿病之中,湿寒之证多阳虚,应以温阳为主;湿热兼有伤阴者,又当滋阴为上。对祛湿法的运用,论述更为精辟。这期间,赵献可继李东垣的升阳除湿理论之后,认为升阳风药可使阳气升腾而祛湿邪,对《内经》“风能胜湿”治则提供有力的补充。
       
       清代医家对湿病的认识及治疗方法更加完善。“湿阻上焦者,用开肺气,佐淡渗,通膀胱,是即启上闸,开支河,导水势下行之理……湿阻中焦者,用竹、朴、姜、半之属,以温运之,以苓、泽、腹皮、滑石等渗泄之……用药总以苦辛寒治湿热,以苦辛温治寒湿,概以淡渗佐之,或再加风药。甘酸腻浊,在所不用。总之,肾阳充旺,脾土健运,自无寒湿诸证;肺金之气下隐,膀胱之气化通调,自无湿火湿热暑湿诸证。”叶天士的此段论述从祛湿大法到用药原则、用药宜忌等都作了详尽的说明。吴鞠通在学习叶天士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创立三焦辨证,把病位分为上、中、下三焦,病性分为寒湿和湿热两端,使外感湿病的辨证施治更加条理化、具体化,并提出“气化湿亦化”的治湿原则[9]。至此,湿病治法已趋于完善。
       
       纵观《内经》对于有关湿病的认识和后世医家之论:湿病之治,从脏腑而言,重点在肺﹑脾﹑肾﹑三焦﹑膀胱;从治法而言,不外乎燥湿(苦寒﹑苦温)﹑化湿(芳香化浊,行气化湿)﹑利湿﹑发汗﹑逐水诸法。
       5  《内经》及各医家的论述对现代中医临床的指导作用
       
   
       《内经》中所载的湿病的症状表现复杂,兼杂最多,上至头下到足,皆可生湿病。有些症状支离琐碎,不甚典型,所以给辨证带来一定的困难。那么善于在错综复杂的症状中,抓住主症尤其重要。湿性重浊粘腻,易阻气机,故湿病以其症状的重浊性及气机阻滞为主要表现。例如:头重如裹,肢体酸楚,倦怠嗜卧,脘腹痞胀,腰背重着,妇女带下量多等症,再根据舌苔,脉象,诊断基本确立[10]。
       
       《内经》中已提出了“寒湿”“湿热”的概念,为历代医家所接受,对指导湿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转归均有重要的意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凡此厥阴司天之政, ……四之气,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瘅而为胕肿”“凡此太阴司天之政,感于寒湿,则民病身重胕肿,胸腹满[11]”。现代临床中,辨湿证寒热是治疗的关键。寒湿也分为外感寒湿和内伤寒湿。外感寒湿是湿邪与寒邪杂合袭人;内伤寒湿是素体阳虚,水湿不化所致。治疗原则有所不同。外感寒湿应立足于散寒除湿;内伤寒湿则温阳利湿。二者不同程度上都存在阳气不足,因而治疗时忌苦寒燥湿之品,应以温阳为本,这也体现了李杲升阳除湿的思想。湿热病[12]的发病率较高,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①外感湿热;②外感寒湿之后,郁而化热;③素体气虚,甚至阴虚。其总的治疗原则是清热祛湿。治疗前首先辨明湿与热的轻重。湿重于热者治疗以祛湿为主,热重于湿者治疗当以清热为主。虽病性属热,但湿本为阴邪,伤人阳气。湿热病阳气不足的一面在临床上易被忽视,因而治疗上不可过于寒凉,否则“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类证治裁》)
       
       现代临床认为湿病的发生仍不外乎外感和内生两种途径。外感则大多或风或寒或暑夹湿邪伤人;内生湿邪则是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输布障碍的病理产物。外感和内生虽然感邪途径不同,但是其二者关系十分密切。素有内伤湿病﹑脾胃虚弱者,往往成为外感湿病产生的内因;而外感湿病最易伤脾土,脾胃受伤,津液运化失调,又产生内湿。临床上常见外感和内生湿邪在一个病人身上交替发生。因此,在治疗时,若病程较短,有外感表现者,则应以祛邪为主,兼顾调理脏腑功能;如果病症时间较长,虚实夹杂,因虚致实者,应始终调理脏腑与祛邪并举。
       
       综合各医家对治疗湿病的阐述,虽湿病的产生涉及多个脏腑,但调节脏腑功能主要围绕肺、脾、肾三脏,其中脾脏尤为重要。因为脾为湿土,性喜燥恶湿,主运化,湿邪为病,最易伤脾胃,一有受损则水湿停聚,“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就已说明这一点,外湿亦然。因而治湿病,健脾、醒脾化湿之药必不可少。脾与胃一脏一腑,互为表里,以膜相联,脾运胃纳互相依赖。脾病也会影响胃,所以处方用药,脾、胃二者均要兼顾[13]。化脾湿要佐以开胃,亦有“先安其未受邪之地”的用意。
       
       湿为阴邪“非温不化,气滞难消”。治疗当以通阳化气,宣畅气机为要。盖“肺主一身之气”,脾位居中央,为气机升降枢纽。因而宣畅气机,应着眼于肺﹑脾二脏。肺经通调水道,下达膀胱,脾气升阳运化水湿,往往肺﹑脾之气机畅达,才能达到气化湿亦化的目的。因此,在遵循“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的同时,佐入 一二味宣肺气,化浊醒脾之品,如杏仁﹑桔梗﹑苏梗及白蔻仁﹑枳壳等,以起到宣肺气,醒脾运,畅三焦的作用,有利于其他药物更好地发挥功效。
       
       治湿用药,需轻灵活泼,即药量不宜过大,药味不可过多过杂,量大药杂则味厚气雄,难以运化,脾胃不伤于病而伤于药。所谓活泼,即药物的性味应芳香流动,不可壅滞、滋腻。壅滞则闭涩气机,滋腻则有碍脾运,且助湿生痰,治湿病尤应如此,湿性重浊粘腻,治疗当反其性而用之,且轻灵之药多轻清入肺,芳香流动之品多动化浊醒脾,于祛湿化浊之法中寓有调畅气机之意。肺气畅,脾胃健,则湿邪可祛[14]。
       
       本文承蒙王庆其老师指导,谨致谢意!
       【参考文献】
           [1] 杨智孚.内经与临证[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0:117.
       
       [2] 胡小勤,陈利国.黄帝内经对湿病的认识[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7):1321.
       
       [3] 程士德.内经理论体系与纲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239.
       
       [4] 王洪图.《黄帝内经》研究大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515.
       
       [5] 王庆其.《内经》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69.
       
       [6] 王恒照,刘旺国.《金匮要略》湿证辨治研讨[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1,12(4):1.
       
       [7] 赵进喜.《黄帝内经》与中医现代临床[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01.
       
       [8] 李 艳,严 灿.湿的实质探讨[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9(3):32.
       
       [9] 张沛崧.浅谈对湿证的认识[J].中国疗养医学,2002,11(2):62.
       
       [10] 王彦晖.中医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3.
       
       [11] 王洪图.内经[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666.
       
       [12] 彭胜权.温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9.
       
       [13] 阚佑骞.湿证治疗心得[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22(6):2.
       
       [14] 路志正.中医湿病证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58.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