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西双版纳阳春砂仁种质资源调查初报
作者:段立胜 张丽霞 彭建明 马洁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云南 景洪 666100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 第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通过对西双版纳阳春砂仁种质资源调查,收集阳春砂仁种质资源30份,初步分为圆果型,长果型,小果型3种生态类型,其中以圆果型阳春砂仁种植最多。3种生态类型在株高、果实形状及大小方面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阳春砂仁 种质资源 圆果型 长果型 小果型
       阳春砂仁Ammomum villosum Lour.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为姜科豆蔻属多年生草本,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应用历史,以其干燥成熟果实入药或食用,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等功效[1]。阳春砂仁原产于广东省阳春县,西双版纳1963年引种栽培,至2004年底,全州已发展面积7614.27 ha,年产量达830.9t,约占全国产量的60%[2],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砂仁生产基地。因西双版纳生长环境优越,昆虫资源丰富,自然授粉独特,适宜砂仁生长,阳春砂仁种植后长期处于粗放管理或不管理状态,导致西双版纳的阳春砂仁基本上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长期人工栽培及不同的生态环境,使阳春砂仁在植株性状及品质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变异,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类型。但在生产上,并未把各种不同农艺性状的品种分离出来,进行定向培育,而是把各个不同品种类型混杂在一起进行栽培,这也是近年来砂仁持续低产的原因之一。随着砂仁生产的发展,市场对砂仁高品质的要求,对砂仁进行优良品种选育已势在必行。开展砂仁种质资源调查,对阳春砂仁的优良品种选育、繁殖及种质鉴定具有参考意义,可为阳春砂仁标准化及产业化种植提供依据。为此,笔者于2004~2005年对西双版纳的阳春砂仁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和收集。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种质资源的收集在西双版纳10个主产乡镇收集各地已种植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各类型品种、农家种,特别是具有不同植株性状和遗传性状的品种。
       1.2  调查方法调查各产区不同种质资源的主要植株性状,包括株高、叶舌颜色、花、果实大小、形状及颜色、抗病性,并测定所有种质资源的挥发油含量,观察记录各种性状,并进行归类整理分析。
       2  结果
       2.1  种质资源的收集本研究共收集阳春砂仁种质资源30份,它们的来源分别为:勐腊县尚勇镇1份,勐腊镇2份,勐伴镇2份,象明乡4份,易武乡2份,瑶区乡2份;景洪市勐养镇4份,基诺乡5份,景哈乡3份,大渡岗5份。
       2.2  阳春砂仁的生态类型根据各地调查和30份种质资源收集记录性状显示:阳春砂仁根据果的形态大小可分为3种生态类型:即长果型、圆果型和小果型,其中以圆果型砂仁为主,收集种质资源中有18份为圆果型,占60%,长果型和小果型各有6份,各占20%。各地阳春砂仁种质纯度不一致,同一块地中有不同的生态类型混杂。
       2.3  主要植株性状
       2.3.1  株高  30份种质资源株高差异显著,阳春砂仁株高在1.0~3.5 m之间,长果型和圆果型砂仁的植株较高,长果型砂仁株高平均2.58 m,圆果型砂仁平均株高2.46 m,两者间无显著差异;小果型砂仁植株较矮,平均株高1.31 m,与前两者有显著差异。
       2.3.2  叶舌颜色阳春砂仁的叶舌有棕红色和偏绿色两种颜色,不同类型的阳春砂仁叶舌均存在两种颜色,两种叶舌所占比例无明显差异。
       2.3.3  花根据观测结果,阳春砂仁的花有2种,一种唇瓣顶端的2个黄色小尖头间夹角较大,另一种较小,不同类型间花的不同有待进一步观测。
       2.3.4  果实大小和形状观测结果表明,圆果型和长果型砂仁果实较大,果实长、宽均大于18.0 mm,圆果型砂仁果形为卵圆形、类球形,果长平均19.01 mm,果宽平均19.37 mm;长果型砂仁果形为长圆形、椭圆形,果长平均21.95 mm,果宽平均19.48 mm;小果型砂仁果实长宽均小于18.0 mm,果形为卵圆形、类球形,果长平均16.30 mm,果宽平均16.27 mm。
       2.3.5  果实颜色  调查结果表明,成熟鲜砂仁果实颜色有紫红色、红色、粉红色、黄红色、红绿色等几种。不同类型阳春砂仁颜色均以紫红色最多,收集种质资源中有19份为紫红色果,占63.3%;有7份为红色果,占23.3%,其中长果型2份,圆果型4份,小果型1份;2份粉红色果为圆果型,味较紫红色和红色果辛辣;黄红色果1份为小果型,味较其它种质更辛辣;红绿色果1份,为圆果型,为阳春砂仁和野生绿壳砂的杂交品种。
       2.3.6  抗病性叶枯病是目前砂仁生产中最主要、危害最重的一种病害,各地砂仁普遍感病。根据田间调查,圆果型和长果型砂仁感病较为严重,小果型砂仁感病较少。
       2.4  挥发油含量根据测定结果,西双版纳各地阳春砂仁的挥发油含量为3.00%~4.25%,圆果型阳春砂挥发油含量平均为3.56%,长果型为3.84%,小果型为3.61%,不同类型间砂仁挥发油含量无显著差异。
       3  结论
       
       根据西双版纳阳春砂仁种质资源的调查结果显示,阳春砂仁在生产中有圆果型、长果型、小果型3种不同的生态类型,3种不同类型可通过株高、果实形状及大小明显区分出。不同种质资源间还存在其它性状如花、叶舌颜色、果实颜色等差异,这些性状间的差异说明了阳春砂仁有可能存在遗传多样性,经过长期的人工栽培、自然变异,导致阳春砂仁品种变异、突变,并造成生物学产量及药用成分的不稳定,给农业生产、规范化种植带来极大的不利。因此,加强阳春砂仁新品种选育,选育出经济性状整齐、遗传基因稳定、产品品质优良的品种,已成为当前阳春砂仁产业化生产的迫切要求。
       
       关于阳春砂仁品种的论述,多处文献根据阳春砂株高将其分为“大青苗(高脚种)”和“黄苗仔(矮脚种)”两个品种[3]。赖小平等[4]根据株高和果色等性状将其分为“大青苗”“黄苗仔”和“阳春砂变态种”3种类型。张丹雁等[5]根据果实形状将其分为“圆果型阳春砂”和“长果型阳春砂”。根据我们对过去文献资料的调查研究和考证认为,过去文献中所述的“黄苗仔”“圆果型阳春砂”为本文提出的小果型阳春砂,而根据其果实形状本文将“大青苗”又分为“长果型阳春砂仁”和“圆果型阳春砂仁”两种类型,“阳春砂变态种”可能为本文提到的果实颜色为红绿色的“圆果型阳春砂”,此观点是否正确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和考证。
       
       本文仅根据西双版纳阳春砂仁种质资源调查结果作初步报道,收集的不同种质资源现已种植栽培,各种差异性状的稳定性、不同生态类型的比较鉴别及优异性评价尚需进一步调查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77.
       
       [2] 李荣英,李学兰.西双版纳阳春砂仁生产现状调查[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5,增刊:165.
       
       [3] 刘军民.砂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69.
       
       [4] 赖小平,刘心纯.中药砂仁五个品种的生药鉴定[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9,6(4):242.
       
       [5] 张丹雁,刘军民,徐鸿华.阳春砂不同栽培品种的比较鉴别[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2(1):1.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