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砂仁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作者:张丽霞 彭建明 马 洁 彭朝忠 段立胜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云南 景洪 666100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 第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从种类资源、产地分布、种内变异及组织培养等方面综述了砂仁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建议今后加强砂仁种质的收集、整理及鉴定、评价工作。
       【关键词】  砂仁 种质资源
       
       Survey of Research on Germplasm Resources of Fructus Amomi
        ZHANG Lixia, PENG Jianming, MA Jie, PENG Chaozhong, DUAN Lisheng*
        (Yunnan Branch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s,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Jinghong 666100, China)
        Abstract:Research development of germplasm resources of Fructus Amomi was reviewed in the aspects of species resourc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intraspecies variation, and tissue culture. It was suggested that much work should be done in collection, consolid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of Fructus Amomi.
        Key words:Fructus Amomi;  Germplasm resources
        砂仁是常用中药,以干燥成熟果实入药或食用,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等功效,为醒脾调胃要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迄今为止,对于砂仁的种植和采收加工、药材鉴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一些学者就这些方面的研究也进行了相关综述[1~3],但对砂仁种质资源方面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就此作如下综述。
       1  种类资源
        砂仁类药材的植物种类繁多,就目前形成商品广泛使用、地方及民间使用的种类包括姜科Zingiberaceae豆蔻属Amomum植物21种,山姜属Alpinia植物16种[4]。
        药典规定砂仁的正品植物来源为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绿壳砂A.villosum Lour. var. xanthioides T. L. Wu et Senjen和海南砂A. longiligulare T. L. Wu 3种,其余砂仁种类均以砂仁代用品或混淆(伪)品被文献记载。砂仁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砂仁其药效和品质也千差万别,因此如何对砂仁正确客观地鉴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前人通过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薄层分析法、气相色谱法、紫外光谱法等)等多种方式从不同角度对砂仁种类的鉴定工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砂仁与常见混伪品挥发油中所含的主要成分差别较大,阳春砂仁挥发油中主成分为乙酸龙脑酯,而常见混伪品长序砂仁、印度砂仁、小豆蔻、爪哇白豆蔻主成分分别为樟脑、油酸、松油醇、桉油醇等,主成分的不同导致了砂仁类药材质量参差不一,因此对各类砂仁一定要加以区分。同时研究中指出:砂仁混淆品都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有些还是我国常用中药,如草果、草豆蔻、山姜等,这些药材应以自己的品名入药,在避免充当砂仁入药的同时,宜进一步研究开发。
       2  产地分布
        2.1  3种正品砂仁的主产区分布阳春砂原产于广东省阳春市, 20世纪60年代,云南、广西、福建、海南等省区相继引种栽培,目前种植、产量以云南、广西、广东为主,福建次之,海南甚微。广东省阳春砂主要分布在阳春市、信宜市、高州县、广宁县等地,其中以阳春市所产砂仁最著名,称为地道南药砂仁。广西省阳春砂主要分布在宁明县、隆安县、防城港市、百色市、藤县、榕县等地。福建省阳春砂主要分布于漳州长泰县,习称“长泰砂”。云南阳春砂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德宏、普洱、红河、文山、临沧等州市,其中以西双版纳州种植最多,年产量可占全国的60%以上[5],为我国最大的阳春砂种植基地。
        绿壳砂为云南地道产品,20世纪80年代以前,景洪、勐腊、勐海、耿马、沧源、富宁等地有大量野生资源,但后来被大量砍伐,1998年调查时,已找不到野生绿壳砂[6]。现市场上的绿壳砂多来自东南亚,如缅甸、泰国、越南,以越南产为佳。另外广东广宁地区及广西有少量绿壳砂分布。
        海南省是海南砂的道地产区。海南砂在海南省内广泛分布,野生与栽培均有,以海南崖县、儋县分布较多。另外广东和云南也分布有海南砂[7]。
        2.2  不同产地砂仁品质评价对于不同产地及不同种类砂仁的质量,许多学者通过大量研究表明,阳春砂质量优于绿壳砂和海南砂,而各产区阳春砂品质差异不大。丁平等[8]对不同产地的阳春砂进行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广西、福建各样品之间相似度较高,整体面貌非常相似,而云南引种的阳春砂从指纹图谱相似度上分析更接近广东阳春砂。从指纹图谱的峰差异及整体性评价可看出,不同产地之间药材既有较好的相关性,又有区别。因此要保证药材质量稳定,固定药材的产区是主要手段之一。丁平等[9]探讨了云南引种阳春砂与广东阳春砂主要成分挥发油的药理活性。结果表明,云南引种阳春砂与广东阳春砂的挥发油均有剂量依赖性的止泻作用,其中剂量为270 mg·kg-1作用较明显;镇痛作用差异不明显;两者对兔离体空肠自发活动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即云南引种阳春砂与广东阳春砂药理活性无明显差异。
       3  种内变异
        一般认为,阳春砂有“大青苗(高脚种)”和“黄苗仔(矮脚种)”两个品种[10]。张丹雁等[11]通过对道地产区阳春市阳春砂的调查,提出将阳春砂分为长果型和圆果型两个栽培品种,通过对其植物形态、果实性状及花粉粒特征等方面的比较鉴别,表明两种栽培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
        近年来,我们对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砂仁资源进行了初步考察,发现该地区砂仁种质资源极其丰富,其中阳春砂至少存在圆果型、长果型、小果型3种不同的生态类型,3种不同类型可通过株高、果实形状及大小明显区分出,不同种质资源间还存在其它性状如花、叶舌颜色、果实颜色等差异。马洁[12]通过GC-MS法测定了西双版纳16份不同种质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间挥发油中各成分的比例差异较大。
        以上研究可见阳春砂仁存在种内变异情况。种内变异使栽培群体中出现新类型,经过人工选择、培育,可以选育出新品种,但同时种内变异也可使栽培群体混杂、退化。目前大部分产区砂仁产量较低,病害发生严重,这与砂仁种质混杂和品种退化有一定的关联。砂仁标准化和产业化的种植发展迫切需要我们今后加强砂仁种质的收集、整理和保护工作,并尽快对现有种质资源进行品质、抗病和抗逆性的鉴定与评价,为种质创新与新品种培育奠定基础,以加速优异种质在生产上的应用。
       4  组织培养
        近年来,一些学者利用阳春砂和海南砂根茎上的顶芽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13~15]。张雅明等[16]研究了阳春砂愈伤组织诱导与植物再生的条件,结果表明:以阳春砂种子萌发后的茎切段作为外植体,添加0.5 mg/L 2,4-二氯苯氧乙酸(2,4-D)、0.5 mg/L 萘乙酸(NAA )和1.0 mg/L 6-苄基腺嘌呤(6-BA)的培养基适合愈伤组织的诱导。在该培养基中添加6 mg/L AgNO3可使诱导的愈伤组织更易于再分化。添加0.1 mg/L NAA和2.0 mg/L 6-BA,再分别添加0.5 mg/L呋喃氨基嘌呤(KT)或0.1 mg/LN"-苯基-N"-1,2,3-噻二唑-5-脲(TDZ)可诱导愈伤组织的芽分化,丛生芽移至MS培养基上可自然生根。这些研究为进一步开展砂仁种质优化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彭建明,张丽霞,马 洁,等. 西双版纳引种栽培阳春砂仁的研究概况[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97.
       
       [2] 颜 艳. 中药砂仁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杂志,2007,14(4):304.
       
       [3] 胡玉兰,张忠义,林敬朋.中药砂仁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5,28(1):72.
       
       [4] 曾亚军,陈 训,彭惠蓉,等.砂仁及其常见混淆品分类鉴别[J].贵州科学,2005,23(3):60.
       
       [5] 李荣英,李学兰. 西双版纳阳春砂仁生产现状调查[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5,增刊:165.
       
       [6] 陈 军,丁 平,徐新春,等. 砂仁的药源调查和商品鉴定[J]. 中药材,2001,24(1):18.
       
       [7] 罗天诰.森林药物资源学[M].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4:531.
       
       [8] 丁 平,曾元儿,何智健,等. 不同产地阳春砂挥发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04,39(6):418.
       
       [9] 丁 平,方 琴,张丹雁. 云南引种阳春砂与阳春砂药理活性对比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04,39(5):342.
       
       [10] 刘军民.砂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69.
       
       [11] 张丹雁,刘军民,徐鸿华. 阳春砂不同栽培品种的比较鉴别[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2(1):1.
       
       [12] 马 洁,张丽霞,彭建明,等. 西双版纳不同种质阳春砂仁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比较 [J]. 中药材,2007,30(12):1489.
       
       [13] 刘进平. 阳春砂仁微繁殖技术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04,33(3):37.
       
       [14] 贺 红,刘婷娜. 阳春砂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41(1):57.
       
       [15] 莫 饶,朱文丽,吴繁花,等. 海南砂仁的离体快繁[J]. 热带农业科学,2003,23(4):1.
       
       [16] 张雅明,董 燕,周 聪,等. 阳春砂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4(1):66.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