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医防病治病的影响
作者:张丽霞 吴水盛    
作者单位: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怀化 418000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 第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大自然提供了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人顺应自然规律而生存,彼此和谐共处,相安无事。人类如何适应自然而长生久视,文章从生命观、健康观、调治观等三个方面,从整体观念出发阐述人们无论从生活规律、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等都勿忽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协调,以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哲学 整体观 防病治病
       中国古代影响较大的哲学思想体系是五行、八卦、阴阳。这三种思想体系都包括天与人相对应的思想。《尚书·洪范》把人的貌、言、视、听、思跟水、火、木、金、土相对应,又与天气的雨、晴、燠、寒、风相联系。《周易》把自然界的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与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相对应,并与父、母、男、女相联系,与人身匹配。“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阴阳与人的联系就更为密切,认为自然界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系统是收受通应的,构成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整体观,形成“四时五藏阴阳”的多层次结构。所以《灵枢·岁露》说:“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
       1  天人合一的生命观
        老子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哲学家,对于人类生命的起源他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万物得一以生”。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人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不可能脱离这个整体的宇宙观而单独存在。人应当“法自然”,人是一个小乾坤,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个缩影。天供人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应顺应天地自然的规律,使之达到天人相应的境界,这样才能长生久视,尽终天年,反之则灾祸临降,疾病丛生。因为自然界既是丰富的、多样的、生动活泼的,又是由一种宇宙精神“太极”作为其本性、本质而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自然规律与社会范式等都是“太极”演化的结果,《易·系群》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就是阴阳二气的统一体,而阴和阳正是太极一气一分为二的表现。自然界中阴阳二气与金、木、水、火、土五行化生宇宙万物。周郭颐《太极图说》提出:“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又说:“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1]。道出了“太极”通过阴阳五行之气化生万物时,亦将自身的属性及包涵的理念授予万物,形成了自然界与人类统一属性。这种属性对自然界事物而言是“生生不已”,对人而言就是以规范道德为尺度的善与恶。认为“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万事出矣”[2]。人秉受天地正常之气而生成,人的生命是由天地间正常变化而产生的。《素向·宝命金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指出了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南宋理学家朱熹说:“人,物之生,其赋形偏正,固自合下不同,然随其偏正之中,又自有清浊昏明之异。”“禀得清明者便英爽,禀得敦厚者便温和,禀得清高者便贵,禀得丰厚者便富”[3]。客观形象地把人的生命活动与大自然联为一体。《易传》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类万物之情”。将五官肌肤所感受到自然界的事物进行总结,概括、分析、综合、对比,从而逐步认识事物及自身的形象和关系,获得规律性的概念。
        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的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4]。虽然天地自然界是人的生命起源和发展的根本,天地人互相对立,但通过阴阳五行之气的中介作用,构成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自然界的发展变化规律与人生命活动的发展变化规律有其一致性。《论衡·自然》说:“天动不欲以生物,而物自生,此则自然也”。成为天人相应学说的内涵之一。当然,天人合一的生命观,天应该是自然之天或天然之天,人为自然之人或社会之人,不可能处处天人相应。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命属于人是有规律的,也是有限的。天人合一承认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和谐性,承认天人变化的对应性,协同性,这对长生久视是合理的。如果把人与自然机械类比,把人比做小宇宙,或把宇宙人格化,虽然在防病养生这些方面给予人以启迪,但这样认识似有不妥之处。
       2  天人合一的健康观
        人体做为一个开放的巨系统生活在自然之中,不仅是天地阴阳之气的产物,其生存发展也离不开天地之五气五味,自然界的阴阳五行之气“充一切虚,贯一切实”,与人体脏腑之气相沟通,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阴阳四气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人体生理活动受到大自然变化的影响,其病理变化也无不受到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左右。
        2.1  法天则地,顺应四时《荀子·礼论》说:“天地和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人体如同一个小乾坤,人体内环境同时又是自然界和社会环境所构成的大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使天地人形成三位一体的浑然状态,人气与天地之气相通,“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则病”(《素问·六微旨大论》)。自然界的大环境因素无时不刻在作用于人体,人与自然界保持着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则心旷神怡、身体健康,《易经·乾卦》说:“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达到防病治病,长生久视的目的。如果自然环境恶劣和状态紧张,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被破坏,就可能影响脏腑气机升降出入,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灵枢·本神》说:“天之在我德也,地之在我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天德、地气泛指阳光、空气,以及适宜的气候、水、土壤及其他人类生存所需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人作为宇宙万物之一,其生命活动与自然界阴阳消长盛衰相适应,有同步变化的规律。《素问直解·卷一》说:“生气通天者,人身阴阳五行之气,生生不已,上通于天地。”人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养生保健也应遵循大自然运动变化的规律。顺从主时,适应气候特点,做到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随四时阴阳而调神则生机不息,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呼吸精气,积精全神。
        2.2  道生自然,恬淡虚无中医学认为:“精”“气”“神”是人身三宝,三者互相作用,互为因果。精充、气足、神全为健康长寿的根本,精亏、气虚、神弱是疾病与衰老的重要原因。《道德经》说:“五色令人目盲,五方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人生活在五颜六色,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使人感觉怡然可亲。但各种色相干扰或诱惑,也易导致人体阴阳失去平衡,招致灾害,百病丛生。“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形象地反映了人和动物都是有贪欲的,过分贪求就会背驰道德的原则,如果获取的财富连健康都不保,就更不要说保证比健康更重要的生命了。贪财也好,图名也是,都不能过分,不能超越和谐无为的界限,把握分寸,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身有嗜欲,当以礼仪齐之,嗜欲与礼仪战,使礼仪胜其嗜欲,身得复归于礼”[5]。不致陷入名利的陷阱而遭受辱和痛苦,避免灾祸,形与神俱,身心健康。另外,人生活在社会中,不可能没有喜怒哀乐、性情爱好,但应有节制,有规律,乐观向上。如果喜怒无常,恣情纵欲,会导致脏腑气机紊乱,精气耗伤,功能失常而生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另一方面健康也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完好状态的综合。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并与自然界息息相关,道家认为,道先天地而生,是自然无为的,应排除人为干扰,征服和破坏。只有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甘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使人的生理、心理、躯体三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恬淡”“守静”“保精”“和气”形神一体。
        2.3  饮食有节,动静兼修精、气、血、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饮食五味是化生精、气、血、津液的主要来源。民以食为天,《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金匮要略》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饮食对人是相辅相成、利弊共存的。暴饮暴食,不加节制,易造成脾胃受损,饮食停滞,或酿生痰饮、积聚等病症。饮食宜定时定量,不过饮过饱。大自然赐与人类如此多的美味佳肴,供人类享受,生生不息,如不合理受用,不但无益而有害。酒为五谷之津液,米曲之精华,宣血脉,御风寒、抗疲劳,提神气,消邪气,引药势。适当饮用,能增进身心健康,如果“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前人总结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多患食不消化。所以应食惟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
        在调养生息的过程中,饮食与起居是一致的,动与静是统一的,饮食有节保证了生命的物质基础,起居有常保证强健的体魄。一方面动以养形,另一方面静以养神。运动是保证人体代谢过程的重要因素,保持健康的基本条件。《吕氏春秋·尽数篇》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后汉书·华佗传》中华佗指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消,血脉流动,病不得生。”适时活动形体,能增强体质,促进消化,调畅气血。但无论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或某些活动,劳累过度,日久亦能耗伤元气,导致疾病产生。所以在强调动的同时不能忽视静的一面,而是动与静相结合,坚持动静兼修。
        3  天人合一的调治观
        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利用自然资源和人体自身能力,追求生命自然健康,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已成为21世纪潮流。应用与人类生活直接有关系的一切自然物质和方法,如食物、空气、水、阳光等有益于健康的因素,是任何人为的治疗手段不可替代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保精养神,益气全形,定能抗衰防病,延年益寿。
        3.1  因时制宜的调治人与大自然是密切关联的,四时寒暑的更迭,昼夜晨昏的变异,日月星辰的运行,阴晴风雨的变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因此,对疾病的调治必须遵循人与自然统一的客观规律,以“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为依据,时时恪守天地阴阳升降,四时气候变化,“法天则地,合以天光”。马克思曾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6]所以人体生理活动随四季气候而有相应改变 ,病理过程也受四季变化的影响。一年中春分、秋分是自然阴阳之气交相胜负之时,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作在春分、秋分前后呈上升趋势[7]。《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食宜同法,有假反常。”处方选药须顺时令,随昼夜交替,气血盛衰之变。阳盛之体或春夏阳气生发之季,其治一般不宜施以温热之品,阴盛之体或寒冬阴气旺之季,其治一般不宜施以寒凉之品。研究报道,乙型肝炎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其病情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滴度于春、夏两季往往加剧和提高,而治疗效果及HBsAg阴转率则以秋冬季施治明显为优[8]。中药的采集其时效性就更明显。“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采来当柴烧”,很确切地指出茵陈采收时日。桑叶以深秋初冬经霜雪之后采集为佳,称“冬桑叶”,清凉之性尽能凸显;天麻冬季采集为“冬麻”,春季采集名“春麻”,春麻质量大不如冬麻。善诊善治,必待天时,天人合一,因时制宜是中医学重要的调治思想之一。在不同时空段内或特殊的时间段选治某类病症或择选某类方药,以期取得显著疗效,并使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降至最低,已成为中医理论和临床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3.2  因地制宜调治“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气候条件有差异,动植物的生长发育也有区别。对人来说,地域不同,气候、饮食、生活条件和习惯有明显差别,人的体质及所患疾病也不一样,因为所接触的致病因子不一样。《素问·异法方宜论》说:“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并列举了西方金石之域,其民陵居而多风,华食而脂肥。北方闭藏之域,风寒冰冽,其民野处而乳食。南方阳之所盛处,地下,水土弱,雾露所聚,其民嗜酸而食腐等。说明了古代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受着不同的水土性质、气候类型、生活条件的影响,在生理上形成了某些特殊体质。这种在不同自然环境或人为环境影响下形成的“生态型”,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一旦南北易居,初期多有不适应新的环境或水土不服而患病的。“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6]。人与大自然同为一体,如果过分强调改变自然,要求自然来适应自己,忽视自己首先要适应自然的一面,那么就违背了天人合一客观规律,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也曾指出:土壤,水和植物的化学成分,与地方性病理现象有着因果关系。川西人患病,医家用乌附动辄数两,用麻黄柴胡动辄数钱。但江浙则罕用乌附,用麻黄柴胡也仅以分计。川陕等省,地偏于北,寒燥,凛冽,皮肤坚厚,故发表多用羌防麻桂重剂;闽奥地跨热带,蒸发甚而腠理疏,既易受寒,又易受湿,故多用燥药以化湿,热药以温中,而辛散则罕用。苏浙一带,因海洋气候之蒸发,湿温症独多,惟有芳香化浊,淡渗化湿,足以去病之癥结[9]。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说:“医也者,顺天应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较好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较全面地理解医道本质,把握疾病变化的规律。
        总之,天人合一的思想,古代哲学家及中医学家们作了唯物论及辨证法的解释,运用阴阳、五行、精气等学说,论述了天体演化、生命起源、人体生长发育以及病症发生发展的规律,促成了中医防病、治病的独特理论体系。构成了法天则地,从容人事,治中求和的治疗思想。告诫人们在预防诊疗过程中要“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灵枢·道顺肥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素问·至著教论》)。包含着唯物观点、整体观点、联系观点、运动观点、发展观点,有丰富的辨证法思想。
       【参考文献】
         [1] 谭松林,尹 红.点校本.周敦颐集,卷一,太极图说[M].长沙:岳麓书社,2002:3.
       
       [2] 朱 熹.朱子文集,卷七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四[M].长沙:岳麓书社,1997:51.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7.
       
       [5] 朱 熹.四书或问,卷十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
       
       [7] 金光亮,郭霞珍,苏 晶,等.从抑郁症看情志活动的季节性[J].中医杂志,1997,38(7):441.
       
       [8] 李荣田,田道正.全息医学大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456.
       
       [9] 程士德.内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553.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