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痂囊腔菌素A急性毒性的研究
作者:张俭 代威 郭金豹 刘杰    
作者单位:怀化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8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 第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研究痂囊腔菌素A的急性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痂囊腔菌素A以高浓度药液经口灌胃给药,1次/d,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14 d后,全部实验动物健存,未见毒副反应。计算得出痂囊腔菌素A给药量为5.07 mg/kg体重,相当与成年人日用药量的253倍,痂囊腔菌素A的最大耐受量为5 mg/kg体重。结论痂囊腔菌素A毒性较小,临床使用安全。
       【关键词】  痂囊腔菌素A;急性毒性;最大耐受量
       Study on the Acute Toxicity of Elsinochrome A in Mice
       ZHANG Jian,DAI Wei,GUO Jinbao,LIU Jie
       Biotechnological Department, Huaihua College, Huaihua 418008,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acute toxicity of Elsinochrome A in mice and to provide some data for its clinical use. MethodsThe high dosage of Elsinochrome A was determined by ig administration in mice once a day. Its acute toxic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for 14 days.ResultsAll mice were survive, no toxicity reactions were shown during the observed period. The administration dosage was 5.07   mg of puerarin given to mice per kilogram, equivalent to men"s daily administration dosage by 253 times. The maximum tolerance dose (MTD) of Elsinochrome A was 5 mg of puerarin given to mice per kilogram. ConclusionThe toxicity of Elsinochrome A is low,and the drug is safe and can be used in clinic. 
       Key words: Elsinochrome A;  Acute toxicity;  Maximum tolerated dose(MTD)
        北醌类光敏化合物中,最早发现的是痂囊腔菌素A(Elsinochrome A,简称EA)。1957年Weiss等[1]首次分离到这一化合物,1969年Ch.Lousberg等[2,3]在光谱分析基础上确定了EA的结构,其后就未见更多的报道。1998年云南大学李聪(1991博士论文)及黄坤等[4]从云南西部山区筛选到一株次生代谢产物为北醌化合物的丝状真菌—18号菌,经鉴定为子囊菌纲肉座菌科菌寄生菌属的真菌,利用固体生物发酵的方法生物合成一类北醌化合物,成批量分离到EA单体,解决了EA的原料问题。
       
       EA是目前已知可见光区内优良光敏剂,在可见光照射条件下产生的单重态氧、超氧阴离子和半醌自由基具有化学反应活性,对有机体、细胞和病毒具有伤害能力[5~7],是一种非常有开发价值的天然药物。本研究对EA急性毒性进行研究,检测EA经口给药对小鼠的毒性,得出最大耐受量(Maximum Tolerated Dose,MTD),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数据。
       1  材料与试剂
       1.1  动物
       BALB/C纯系小鼠,清洁级,由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质量合格证:粤检证字2003A062号)。固体饲料为中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室温度22 ℃(空调),相对湿度为70%~80%。
       1.2 痂囊腔菌素A样品的制备
       以淀粉、纤维素和微量蛋白质等作为培养基,接种18号菌Hypomyles(Fr)Tul.SP.菌种。在24 ℃条件下发酵10 d左右,得到砖红色真菌体。将真菌体去水、干燥、粉碎,苯酮加热回流提取,减压浓缩,得到粗提物,将粗提物柱层析、重结晶,得到深红色结晶物,经云南大学李聪博士结构鉴定,确定为痂囊腔菌素A(见图1)。
       1.3 试剂
       二甲基亚砜(DMSO)等其他生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2 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及称重选择
       BALB/C纯系小鼠30只,体重(20±1)g,将实验小鼠分成给药光照组、给药非光照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标记称重,建好挡案。
       2.2 EA 药剂的配制
       称EA 5.1 g,先用少量DMSO溶解,后用已灭菌的PBS溶液定容至40 ml,DMSO不得超过20%,即EA的浓度为127.5 mg/ml。
       2.3 经口给药
       给药前小鼠禁食不禁水12 h。每只鼠灌注0.8 ml,即每只102 mg/次。实验前小鼠均重为20.1 g,即所用剂量为5.07 g/kg。给药2 h后再进食。
       2.4 光照处理
       经口给药后6 h时,用1 000 W新闻灯光照20 min,距离100 cm。
       2.5 观察记录
       给药当天尤其是给药后4 h内应严密观察,连续观察14 d,记录动物体重、外观、食欲、活动行为、死亡等毒副反应情况。
       3 结果
        经口灌药EA后,大部分实验小鼠运动困难,卧而不动,喘气、呼吸缓慢,稍后能缓慢运动。1 h后运动能力增强,但呼吸还仍较困难。2 h后,添加饲料,少部分小鼠有进食现象。3 h后,大部分小鼠有进食现象,小鼠运动基本恢复正常。4 h后,小鼠活动正常,但精神状况与对照组相比要差。连续14 d观察未见动物出现中毒反应,一般情况良好,毛色光亮,活动自如,食欲正常,粪便成型,黄褐色,全部动物存活,对实验动物的心、肝、脾、肾等器官的影响均未见形态学改变。每组小鼠体重在14 d生长观察中都略有增长。结果见表1。表1  痂囊腔菌素A对BALB/C小鼠急性毒性实验体重变化(略)
       4 讨论
        关于急性毒性实验周期,给药后至少观察1周,有的要观察2周或更长的时间。时间太短往往结果不可靠。本实验实验周期为2周。同时考虑到急性毒性测定的环境,这里主要是指光化学治疗剂和辐射增敏剂的急性毒性实验室的环境。EA是一种光敏化合物,急性毒性试验时应测定两种条件下的毒性反应,即光照条件下和非光照条件下分别测定,这样更有临床上的参比意义。在实验中同时设有给药光照组、给药非光照组及对照试验组,给药6h后用新闻灯卤钨灯管1 000 W光照20 min,结果发现没有与药物有关的死亡。
       
       在急性毒性实验中,剂量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我国新药审批办法关于急性毒性实验未提最大限度试验,而提了最大耐受量(Maximum Tolerated Dose,即MTD)。本次实验所用EA的剂量为5.07 g/kg,略大于美国FDA的规定即毒性低的化学物口服大于5 g/kg,没有出现任何与药物有关的死亡。因此,EA经口急性毒性实验最大耐受量MTD为5 g/kg。此剂量按50 kg体重计算,相当于临床推荐用量20 mg/kg体重的253倍,表明EA是一种毒性很低的药物,但该药的长期毒性作用有待作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V.Weiss,H.Flon,W.C.Burger.The Photodynamic Pigment of some Speise of Elsinoe and Sphaceloma. Arch[J].Biochem.Biophys,1957,69:311.
       
       [2]R.J.J,Ch.Lousberg and C.A.Salemink. Pigments of Elsinoe Species, PartⅡ.Structure of Elsinochromes A 、B and C[J].J.Chem.Soc(C),1969:1219.
       
       [3]Meille SV, Malpezzi L, Allegra G, et al. G. Structure of Elsinochrome A: a perlenquinone metabolite[J].Acta Crystallogr C 1989 Apr15,45(Pt): 628.
       
       [4]黄坤, 朱洪友. 产生北醌类化合物真菌的化学成分及光敏活性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25 (2): 137.
       
       [5]台虹,兰莉,马岚,等. 痂囊腔菌素A的光敏活性探讨[J].现代仪器,2000,2:21.
       
       [6]张俭,伍贤进,罗应,等.痂囊腔菌素A对动物实体肿瘤的光动力治疗[J].四川动物,2006,25(4):884.
       
       [7]李聪,何严萍,欧灵澄. 痂囊腔菌素A的光物理和光敏化特性[J].科学通报,2006,51(6):646.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