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传统针刺手法合电针治疗慢性附睾炎及其彩超图像的对比分析
作者:袁少英 黄志洪 张兆磊 刘劲梅 覃湛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医院珠海医院,广东 珠海 519000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 第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观察传统针刺手法合电针疗法治疗慢性附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60例慢性附睾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观察传统针刺手法合电针疗法治疗慢性附睾炎患者症状及彩超的改变情况;对照组观察运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附睾炎患者症状及彩超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情况更加明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针刺手法合电针疗法对慢性附睾炎具有明显的疗效。
       【关键词】  慢性附睾炎;传统针刺手法 ;电针;彩色多普勒超声
       慢性附睾炎是男性生殖系统一种常见的炎性疾病,本病可因急性附睾炎延续,也可因感染较轻而逐渐演变而来。由于本病部位局限,药物难以到达,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迁延难愈并且对男性生殖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因慢性附睾炎患者大多病程较长,久病多瘀多虚,且患者多为中青年男性,以瘀为主,虚证为辅,瘀血阻滞于局部,形成结节,不通则痛,故可出现附睾坠胀、钝痛。笔者以活血化瘀、散结消癥止痛为主,益气扶正为辅,运用传统针刺手法合电针疗法治疗本病,疗效显著。本研究主要通过彩超对其治疗前后的图像作比较,观察针灸疗法治疗慢性附睾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2006-12~2007-12男科门诊,年龄23~46岁,平均31.4岁,病程3~24个月,平均10.2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病变附睾45只(其中肿大部位:尾部27例,体部10例,头部10例);对照组病变附睾43只(其中肿大部位:尾部24例,体部8例,头部9例)。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年龄、病程、病情、治疗前附睾彩超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慢性附睾炎诊断标准
       参照《男科病诊治学》 [1]《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 [2]制订。①症状:一侧阴囊长期的或间断性疼痛,向腹股沟放射。②体征:附睾轻度增大、变硬、有结节感、轻度压痛。精索、输精管轻度增粗或触痛。部分患者前列腺触痛、质韧、不均。
       1.2.2 中医诊断、辨证分型标准
       
       主症:参照《男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3]制定中医诊断标准,①有急性附睾炎或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病史;②阴囊部坠胀、钝痛,向同侧腹股沟区及少腹部放射;③体查附睾有硬结和触痛,精索可增粗;④B超提示附睾增大、内部回声部不均,凡同时符合上述①②③④项者即诊断为子痈。
       
       次症:参照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中药新药治疗血瘀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伴有睾丸、会阴或少腹胀痛、刺痛,舌暗或有瘀斑,脉弦、涩。即符合中医血瘀证的辨证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病证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②年龄在20~50岁,且病程在3个月~24个月者;③1周内未服用其它治疗慢性附睾炎药物;④自愿进行临床观察并能坚持完成疗程者。
       1.4 排除标准
       ①年龄<20岁或>50岁者;②附睾结核或肿瘤;③具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④对本次试验药物过敏者。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组主穴:第1组取中极、归来、阴陵泉、三阴交;第2组取关元、水道、血海、太冲。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 先运用飞经走气四法中青龙摆尾法。进针得气后,提针至穴位浅层(天部),按倒针身,以针尖指向病所,执住针柄不进不退,向左右(在45°以内)慢慢摆动,往返摆针如扶船舵之状,摇摆九阳之数,使针刺感应逐渐扩散。间歇运针10 min。针刺腹部穴位务使针感到达会阴部,下肢穴位针感也应有较长距离的传导,手法用毕后,加用电针疗法,接上电针仪,用连续波频率3 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 min。每隔2 d治疗1次,两组穴位交替针刺,45 d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10 d,继续下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期间停用其他一切有关的药物及治疗。
       2.2 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片(0.1 g/片),口服,2次/d,1片/次, 疗程同上。服药期间停用其他一切有关的药物及治疗。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3]进行判定。症状消失,附睾大小基本恢复,无压痛为治愈;症状减轻,附睾肿胀缩小,压痛减轻为好转;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为无效。
       3.2 彩超观察指标①彩色多普勒超声二维图像观察治疗前后附睾形态学特征,包括附睾大小(尾部、体部、头部)、内部回声、睾丸鞘膜是否积液。②脉冲多普勒(PW)观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包括附睾内血流阻力(RI),最大及最小血液流速(Vmax及Vmin),动脉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比值(S/D)。③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患侧附睾内血流分布情况,参考Adler血流半定量法[5]将血流分为4级(Ⅰ,Ⅱ,Ⅲ,Ⅵ)。
       3.3 治疗效果对符合方案数据集人群(治疗组脱落2例,实际完成28例;对照组脱落3例,实际完成27例)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见表1~3。表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略)表2  两组治疗前后附睾大小及血流动力学的比较(略)表3  两组治疗前后附睾CDFI血流分级的比较(略)
       4 讨论
       
       慢性附睾炎为男科生殖系统常见病,附睾紧附于睾丸上端和后外面,主要由蟠曲的附睾管构成,具有储藏及输送精子,使精子进一步成熟的作用。由于附睾、输精管与尿道相通,病源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淋球菌等通过输精管逆行蔓延到附睾,也可经血液或淋巴传至附睾,导致附睾间质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炎症后期则出现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润,肉芽肿形成,纤维细胞增生,曲细精管萎缩变性等病变,附睾稍呈结节性改变,并导致附睾中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因病变部位局限、血液循环的缘故,且有些是非细菌因素引起,临床上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手术治疗虽然见效快,但会给患者造成痛苦,并易损伤睾丸并产生手术瘢痕造成生育障碍或心理障碍,少数患者术后还可造成性功能障碍,引起家庭生活不和睦。中医学认为本病属“子痈”范畴,主要与“痰瘀”有关,病因或是寒湿外袭,客于肾子,寒凝经脉或是情志不畅,肝气不舒,气滞血瘀;或是急性期失治误治,病程迁延,久病入络,脉络阻滞所致,日久成虚,迁延难愈。若附睾结节形成可堵塞精道,引起附睾炎症后精子质量低下甚至附睾梗阻性无精症,影响生育。任脉的中极、关元分别为膀胱、小肠的“募”穴,归来、水道为胃经穴,三阴交、阴陵泉、血海为脾经穴,阴陵泉为脾经“合”穴,太冲为肝的“原”穴,肝经的“输”穴,四经的循行均经过会阴部,使用青龙摆尾法和电针,可起到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散结消肿之功。上述针法具有促进炎症吸收、改善腺管引流及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周围平滑肌痉挛等作用,因而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彩超在临床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可给临床提供客观指标,同时可重复检查,简便、直接,患者无痛苦,较其它影像检查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同时检测治疗前后附睾形态学特征、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CDFI血流分级变化,可进行预后判断,指导临床治疗,对慢性附睾炎的诊断和疗效判断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春华,辛钟成,李宏军.男科病诊治学[M].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04:517.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798.
       
       [3]陈志强,江海身.男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4.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78.
       
       [5]Adler DD,Carson PL,Rabin JM,et al.Doppler ultrasound color flow imaging in the study of breast cancer:Preliminary finding[J]. Ultrasound Med Biol,1990,16:553.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