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刺血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黎崖冰    
作者单位:广州市中医医院,广东 广州 510130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 第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观察刺血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的血流速度变化。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80例用三棱针刺血治疗,对照组80例用麦角胺咖啡因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TCD平均血流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即时总有效率92.3%、短期总有效率97.4%,远期总有效率84.6%;对照组即时总有效率63.6%,短期总有效率77.9%,远期总有效率31.2%,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刺血治疗后经TCD检查,各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降低(P<0.05)。结论刺血疗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刺血法能改善颅内血管的血流状态。
       【关键词】  偏头痛;针灸疗法;刺血疗法;经颅多普勒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原发性颅内血管运动和神经功能调节失常所引起的复发性疾病,具有病程长、缠绵难愈的特点,是目前世界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热点之一。因其病因病理尚不明确,故疾病控制还不理想。它属于中医“头风”范畴,古今众多医家认为其致病因素为风邪、痰淤、火热等,采取多种传统中医药方法进行治疗。作为针灸疗法之一的刺血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痛证治疗,并收到较好效果,故本研究对刺血法治疗偏头痛进行总结。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脑病急症协作组讨论制定的《头风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西医诊断参照国际头痛学会制定的偏头痛诊断标准,并符合普通型偏头痛或典型偏头痛诊断标准[1]。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并符合中医诊断为头风病者,年龄在18~68岁之间,愿意配合治疗操作、检查、及疗效评定者。
        排除标准: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脑肿瘤等器质性病变、颈椎病、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头痛,孕妇、出凝血功能障碍者。
        脱落标准:已纳入并分组,但因各种原因未按规定完成本治疗观察者,如治疗组未完成疗程治疗者,疗效观察记录不完整、无法判断疗效者,对照组治疗未按要求服用药物者。
       1.2 一般资料
       160例病例为2004-05~2007-12就诊本院门诊及住院的患者,根据受试者的性别、年龄、头痛强度,随机把16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80例。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偏头痛强度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2。表1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对比(略)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强度比较例(略)
       2 治疗方法
       2.1 刺血治疗组
       2.1.1 取穴百会,患侧太阳穴和阳陵泉、风池。
       2.1.2 操作方法按揉刺血部位使局部血管充盈,然后做常规消毒,以左手拇、食指固定穴位周围皮肤,右手持三棱针点刺。最后用消毒脱脂棉按压。
       2.1.3  放血量每穴8~10滴。
       2.1.4  疗程隔天1次,5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2.2  对照组
       2.2.1  处方用麦角胺咖啡因(上海信谊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号:030101,规格:复方片剂,含酒石酸麦角胺1 mg,无水咖啡因0.1 g)按常规治疗,在前躯期或发作期服用,开始口服1~2片,30 min后若无效再服1~2片,每次发作最多不超过6片。
       2.2.2 疗程10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所有病例治疗前两周停用相关药物。
       3 观察结果
       3.1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病人首次针刺治疗30 min后,观察临床的即刻疗效,治疗1月观察短期疗效,6个月观察长期疗效。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9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脑病急症协作组讨论制定的《头风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
       
       头痛指数=头痛强度×持续时间
        头痛强度计分采用直观模拟标尺法(VAS):在10 cm标尺上指出疼痛程度,1分≤2 cm,2 cm<2分≤4 cm,4 cm<3分≤6 cm,6 cm<4分≤8 cm,5分>8 cm。
        疼痛持续时间计分:1分≤2 h,2 h<2分≤6 h,6 h<3分≤24 h,24 h<4分≤72 h,5分>72 h。
        疗效指数=(治疗前头痛指数-治疗后头痛指数)/治疗前头痛指数×100%
        以疗效指数评定治疗效果。疗效指数≥90%为痊愈;55%≤疗效指数≤90为显效;20%≤疗效指数≤55%为有效;疗效指数≤20%为无效。
        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通过经颅多普勒(TCD)观察治疗前后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单位cm/s)。
       3.2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3.3 临床疗效
       3.3.1 即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63.6%,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3。表3  两组即时疗效比较(略)
       3.3.2 短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7.4%,对照组总有效率77.9%,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4。表4  两组短期疗效比较(略)
       3.3.3 远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4.6%,对照组总有效率31.2%。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5。表5  两组远期疗效比较(略)
       3.4 经颅多普勒(TCD)结果
       刺血治疗偏头痛后经TCD检查,各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见表6。表6  两组治疗前后颅内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略)
       4 讨论
        刺血疗法源远流长,在《内经》已经有较深刻认识。《灵枢·官针篇》指出“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以逐邪气而来血气”,随后各个朝代对其理论和应用多有所阐发,如《奇效良方》用太阳穴“治眼红及头痛,宜用三棱针出血”。有学者研究了1960~2003年有关刺血的文献327篇,认为刺血疗法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而实现的,从临床总结来看刺血主要有退热、止痛、镇静、降压、活血、消癥、消炎等作用(王芬.近40年刺络放血疗法的临床运用概况,《全国首届刺络放血研究及临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3天津),故对头痛等有较好疗效。还有文献报道,针刺能解除动脉痉挛,改善血管功能,使局部组织的血流恢复正常,微循环改善[2,3]。
       
       头为“诸阳之会”,是髓海所在,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会于此,无论外感、内伤,痰浊或瘀血均可引起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又因病程迁延,久病入络,气血瘀滞,以致反复发作而趋于顽固,故采用刺血疗法,祛瘀生新,清窍得养,则疼痛得除。因督脉为阳脉之海,能总督诸阳,而百会是督脉要穴,太阳是经外奇穴,阳陵泉是少阳合穴,三穴合用使气血调和而止痛。
       
       本研究结果表明刺血治疗组即时疗效、短期疗效、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麦角胺咖啡因常规治疗组,从治疗前后TCD结果看,刺血治疗能迅速降低颅内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缓解血管痉挛状态,从而达到缓解偏头痛症状的目的。
        综合各种报道和本课题组的临床研究,刺血疗法治疗偏头痛具有效果好、操作简便、每次治疗耗时少、副作用小、成本低廉等优点,故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维浩,罗祖明.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43.
       
       [2]郭春妮,韩丹春,初秀瑜,等.偏头痛病人血浆内皮素与脑血流动力学的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5,11(3):143.
       
       [3]谢菊英,刘伍立.针刺治疗偏头痛及其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3,23(2):77.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