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抗栓Ⅰ号丸治疗急性脑梗塞86例观察
作者:许友慧 陈明达 许先进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门市中医医院 448000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 第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抗栓Ⅰ号丸
       急性脑梗塞(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均很高,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之一。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发生变化,本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负担和压力。因此,有效地防治本病已成为当今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溶栓治疗被认为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由于受时间治疗窗的限制,绝大多患者失去了溶栓治疗的机会。而中医学对治疗急性脑梗塞有其独到之处。经疗效观察,现今临床上广泛运用的活血化淤、益气活血、化痰通腑等治疗方法不失为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急性脑梗塞多表现为气虚血淤型和风痰阻络型。抗栓Ⅰ号丸正是因此而研制的复方制剂。笔者运用抗栓Ⅰ号丸治疗因气虚血淤、风痰阻络所致的急性脑梗塞患者86例,疗效满意,副作用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资料选用病例为我院于2004-06~2008-08间收治的、发病时间不超过4 d的患者,共计152例。均按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的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执行。入选病人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2],经头颅CT或MRI诊断为脑梗塞。根据就诊次序将其随机分为治疗、对照两组,最终完成临床观察。收集资料完整的治疗组86例,其中,男49例,女37例;年龄45~84岁[(62.2±14.5)岁],病程14h至4d,平均2.8d;基底节区梗塞37例,多发性梗塞39例,脑叶梗塞9例,脑干梗塞1例;伴高血压病68例,冠心病19例,糖尿病者27例,高血脂29例;根据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3],轻型(0~15分)45例,中型(16~30分)40例,重型(31~45分)1例。对照组66例,其中,男38例,女28例;年龄43岁~79岁[(60.2±11.4)岁],病程15h至4d,平均3.2d;基底节区梗塞29例,多发性梗塞28例,脑叶梗塞7例,小脑梗塞2例;伴高血压者44例,冠心病14例,糖尿病者19例,高血脂22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轻型28例,中型21例,重型1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轻重、并发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抗栓Ⅰ号丸由本院制剂室生产,制剂批准文号:鄂药制字(2001)第FZ03-004号。主要药物组成为:黄芪、地龙、土鳖虫、水蛭、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丹参、赤芍、何首乌、刘寄奴、桑叶、菊花、大黄、茯苓、法半夏等。将上述药物制成棕褐色至黑褐色浓缩小蜜丸,气微腥,味微甜。规格:0.3g/粒。对照组予银杏达莫注射液15ml,1次/d,吡拉西坦注射液 8 g ,1次/d,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抗栓Ⅰ号丸口服。用法用量:口服,3次/d,3粒/次。两组病人均未用溶栓和降纤药物,有颅内高压者根据情况适量应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有合并症的患者予以对症治疗。两组均常规控制血压、血糖、降脂等。
       1.3 疗效判定
       两组均采用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3],采用中国卒中功能量表对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状态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率(%)=[(治疗前CSS评分-治疗后CSS评分)/治疗前CSS评分]×100%。在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各评估1次。① 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②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级~3级;③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④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8%之内;⑤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在18%以上。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处理。所有数据以±s表示,采用t检验。疗效比较用Wilconxon两样本比较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见表1。治疗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30±7.38)分,治疗21d后为(5.06±5.27)分;治疗后比治疗前减少8.35分(P<0.01);生活能力状态(病残程度)评分治疗前(3.49±1.51)级,治疗21d后(1.79±1.39)级,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1.65级(P<0.01)。经临床疗效判断,治疗组显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65.1%,总有效率95.3%,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z=3.944,P<0.05)。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略)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治疗过程中有6例出现上腹部不适,1例恶心,经改为饭后服用,上述不良反应消失。
       3 讨论
        脑梗塞属中医中风病的范畴。《灵枢·刺节真邪论》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此言道出中风发生与气虚、血淤有关。中风病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及烟酒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中风病急性期以风、火、痰、淤为主,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以本虚或虚实夹杂为主,多表现为气虚、阴虚等,而痰淤阻络,脑脉闭阻为脑梗塞的基本病机[4]。脑梗塞好发于中老年人,多因人至中年之后,元气渐衰,肾之精气亏损,生髓不足,髓海空虚,致使脑络中血行不畅,易发淤阻而中风。气虚是本病发生的根源,血淤则是本病发生、发展的核心。现代医学认为急性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硬化、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血管壁弹性减弱、血液黏稠度增高诱发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和脱落以及血栓形成所致,并产生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因此,理想的治疗药物应该既有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又能改善脑组织的血供;既能改善脑组织微循环状态,又能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治血小板的黏附、聚集以及血栓形成。抗栓Ⅰ号丸是我院经十余年临床观察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由黄芪、水蛭、土鳖虫、地龙、当归、川芎、赤芍、丹参、桃仁、红花、何首乌等组成。黄芪为君药,补益心气,使气旺血运;水蛭、土鳖虫、地龙为臣药,三虫药性走窜,长于祛风化痰活血通络;当归、川芎、赤芍、丹参、桃仁、红花、何首乌为佐药,以散血行淤,全方共奏益气活血、化淤通络之功。据现代药理研究,水蛭、土鳖虫、地龙这些动物药内含有大量的水解蛋白酶等多种血栓溶解因子,不仅可以溶解血栓、动脉硬化斑,而且可以软化血管,恢复动脉弹性,从而使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脑循环得到改善,有助于侧支循环的建立。同时,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衰老、利尿、降压、稳定红细胞膜、调节血糖含量,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川芎所含川芎嗪能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增加脑及肢体血流量,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可预防血栓形成。
       
       我们的临床研究显示,治疗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30±7.38)分,治疗21d后为(5.06±5.27)分;治疗后比治疗前减少8.35分(P<0.01);生活能力状态(病残程度)评分治疗前(3.49±1.51)级,治疗21d后(1.79±1.39)级,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1.65级(P<0.01)。治疗组显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为65.1%,总有效率为95.3%,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了抗栓Ⅰ号丸确有缓解脑血管痉挛,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脑细胞的供血、供氧及代谢,防止血小板凝聚,促进神经缺损功能的恢复等作用,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脑梗塞较可靠而理想的药物之一。另外,在观察期间,药物的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虽然抗栓Ⅰ号丸不能包治所有的急性脑梗塞,但是足以启发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的辨证诊疗思路。中成药的运用,不能一概而论,仍应讲究辨证施治,方证相应,药中病机,方能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4.
       
       [2]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4]王永炎,张柏礼. 中医脑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7,661.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