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圣济总录》对《内经》病证的补充与发挥
作者:刘淑彦, 董尚朴, 郝蕾, 支政,张弘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 第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偏重于理论建设,对病证论述相对较少,《圣济总录》对《内经》所涉病证进行了大量的补充,补充内容涉及病证的病因病理以及症状、治法。
       【关键词】  《圣济总录》 《内经》病证 补充与发挥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由《素问》、《灵枢》两部分组成,共162篇文章。文章多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汇聚成篇于西汉时期。
        然而自汉代至唐代,《内经》对临床的指导作用相对淡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宋代重视医学,政府曾先后四次校正颁行《素问》,特别是嘉祐二年,林亿等校正的《素问》得到广泛传播。但宋代研究《内经》的专著存世稀少,林亿等的《素问》新校正虽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并不能代表这一时期研究《内经》的全部。因而搜集、整理、研究宋代医家著作中的《内经》散论,对于《内经》的研究,以及中医理论的研究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需要指出的是《内经》偏重于理论建设,对病证论述相对较少。宋代医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此做了大量的补充,其中《圣济总录》成就最为显著。
        《圣济总录》又名《政和圣济总录》、《大德重校圣济总录》,宋赵佶敕撰,成书于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7年),全书所载病证,包括内、妇、外、儿、五官、针灸、正骨等13科,内容十分丰富,对《内经》中的肝中风、心中风、脾中风、肺中风、肾中风、肉苛、风不仁、漏风、风消、劳风、风成寒中、风成热中、风成寒热、风厥、首风、脑风、胃风、肠痹、骨痹、周痹、煎厥、薄厥、胆瘅、瘛病、脾瘅、食亦、胃寒肠热、胃热肠寒、肺消、鬲消、肺痈、肠垢、虙瘕、解亦、喑俳、厥逆头痛、胞痹、三焦病、三焦约、三焦咳、心掣、厥逆、胀、鼓胀、息积、黄疸、衄衊、伏梁、濡泄、飧泄、洞泄寒中、涌水、大腹水肿、白淫、心疝、厥疝、蛊疝、阴疝、结阴大便血、鼻渊、口糜、胃脘痈、结阳、痱疮、痔、血枯等病证均论述其病因病理,亦有补充其症状和治法的。现列举其中几例如下: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云:“汗出见湿,乃生痤疿。”《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三十八·痱疮》论曰:“经谓汗出见湿,乃生痤痱。盖热盛汗出,阳气发泄而腠理疏,反以寒水洗浴,则热气内郁于皮腠之间,轻则为痱,重则为痤也。世俗通谓之痱子疮,其状皮肉如毫针所刺,遍体细疮如麸片,愈而复发者是也。”指出了“热盛汗出,反以寒水洗浴”的病因和“热气郁于皮腠之间”的病理,并补充了“其状皮肉如毫针所刺,遍体细疮如麸片,愈而复发”的症状。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云:“陷脉为瘘,留连肉腠。”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三十五·漏疮》论曰:“久疮脓溃不止,故谓之瘘。内经谓陷脉为瘘,留连肉腠,即此病也。得之诸疮不差,毒气流注经络,及针艾妄施,或用力伤折,皆能伤脉,故脉陷而气漏,是以颈颌四肢,及腰脊背胁,脉有所伤,皆致此病。惟肌肉实处,治之易愈;生于虚处,则难平也。若迟留岁月,或为漏骨疽,及偏枯之病。盖荣卫环周不息,脉有所陷,不行必内侵于骨髓而为疽,血气漏于一偏,久而亏涸,亦或成偏枯也。”不仅补充了瘘的症状表现,即“久疮脓溃不止”,对于瘘的病因、病位、病机、预后均作了详细论述。
        《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云:“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寃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 《圣济总录·卷第九十四·蛊疝》论曰:“内经谓脾风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寃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夫脾受风邪,传于肾经,邪热内烁,故其证少腹寃热而痛;真精不守,故其证溲出白液;病名曰蛊,以邪热内烁,真精不守,久而弗治,适以丧志也。水之精为志,志丧则精从之。左传谓惑以丧志为蛊者如此。” 对于疝瘕的病因及病理作出充分的阐述。
        《素问·腹中论篇第四十》所论伏梁之病,《圣济总录·卷第七十一·伏梁》论曰:“内经谓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名曰伏梁,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至死。又曰人有身体髀股胻皆肿,环脐而痛,病名伏梁,此风根也。夫气之所聚名曰聚,气之所积名曰积。聚,阳气也,故无所留止;积,阴气也,故有形。伏梁,心之积也,起于脐上,故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故环脐而痛。此为风水之病,故身体髀胻皆肿。名曰伏梁,以其若梁之隐伏也。其证有浅深,居脐上为逆,以邪气之逆上行也;居脐下为从,以邪气之顺下行也。治法不可动,动之为水溺涩之病。”论述了伏梁的病机,并且从病位判断其病势的逆从。
        再如:《素问·风论篇第四十二》云:“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 《圣济总录·卷第五·肝中风》论曰:“内经谓:以春甲乙中风为肝风。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者;有头目瞤两胁痛,行常伛偻,嗜甘如阻妇状者;有但踞坐,不得低头,绕两目连额色微青,唇青面黄者。治法宜灸肝俞,后以药治之。”补充了肝风的临床症状和治法。
        而《素问·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云:“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水病下为胕肿大腹。” 《圣济总录·卷第七十九·大腹水肿》论曰:“内经言水病下为胕肿大腹。又曰: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其证腹大四肢小,阴下湿,手足逆冷,腰痛,上气,咳嗽,烦疼是也。盖三焦闭塞,水道不通,留溢皮肤,荣卫否涩;内连腹膜,则至阴内动,胀急如鼓。得病之本,多因大病之后,或积虚劳损;或新热食毕,入水自渍;及浴冷水,故令水气不散,理宜然也。”补充 “大病之后,或积虚劳损;或新热食毕,入水自渍;及浴冷水” 的病因,“三焦闭塞,水道不通”,“水气不散”的病机以及“腹大四肢小,阴下湿,手足逆冷,腰痛,上气,咳嗽,烦疼”的临床表现。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为水,留即为胀。” 《圣济总录·卷第五十四·三焦病》论曰:“黄帝针经谓三焦病者,腹胀气满,不得小便,窘急,溢则为水,水则为胀。夫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上焦其治在膻中,膻中为气海;中焦主腐熟水谷;下焦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今三焦俱病,故腹胀气满,不得小便,溢而为水胀也。治宜升降气道,则腹满自消,水道自利矣。”则论述了三焦病的病机,并且提出了三焦病的治疗原则。
        《灵枢·经脉第十》:“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颓疝。” 《圣济总录·卷第九十四·阴疝》论曰:“黄帝针经曰足厥阴之脉,环阴器,抵少腹,是动则病丈夫颓疝,即阴疝也。嗜欲劳伤,肾水涸竭,无以滋荣肝气,故留滞内结,发为阴疝之病。世俗论阴疝者,为肾余气,殊不知邪实又本于肝经也。治法宜泻邪气之实,补肝经之虚。”在世俗对颓疝的认识基础上,依据《灵枢》经文明确指出颓疝的病位又在肝经,补充了颓疝的治疗大法。
        总之,《圣济总录》既用《内经》理论研究临床实际问题,也将新的医疗经验、心得体会用《内经》理论加以阐述,从而使《内经》的理论价值得到实践的验证和延伸。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