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浅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
作者:李德秀 , 钟勇,朱阳春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因素
       摘要:探讨和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各种因素,增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防范意识,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药物;   不良反应;   因素
       美国默沙东公司生产的非甾体抗炎药“万络”(罗非昔布)具有引发心脏病的副作用,可能导致全球6万人死亡,这家著名药厂面临巨额诉讼,随着诉讼浪潮的到来,药物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面对药品不良反应,人们应正确认识,科学对待,了解药品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增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防范意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不但与药物本身的性质有关,而且与人体生理、病理状态以及饮食等诸多因素有关。
         1  药物方面的因素
       1.1  药理作用当一种药物对机体的组织和器官有多个作用时,如其中一项为治疗作用,其他作用就成为副作用,即不良反应。如阿托品用于治疗胃肠疼痛时,会引起口干、散瞳和便秘等不良反应,而散瞳却有治疗眼科疾病的作用,抑制腺体分泌引起的口干对呕吐病人则具有止吐作用。这种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并无本质区别。此外,药物本身也具有独有的不良反应,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耳、肾毒性,磺胺类药物的胃肠道刺激性等。
       1.2  药物杂质药物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产生的药物中间体和分解产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由于技术的原因,药物在生产过程中常残留一部分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虽有限量但可引起不良反应。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的物质就是青霉烯酸和青霉噻唑酸。青霉噻唑酸是生产发酵过程中,由极少量的青霉素降解而来;青霉烯酸则是在酸环境中由部分青霉素分解而来。中草药注射液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常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主要原因是中草药注射液中所含少量杂质所致。因为中草药所含成分复杂,在制备过程中由于分离提纯不够,导致中药注射液含有少量杂质,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另外,由于药物本身化学稳定性差,储存过程中有效成分分解生成的有毒物质也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反应。如四环素在温暖条件下保存可发生降解,形成的棕色粘性物质可引起范可尼综合症,并伴有糖尿、蛋白尿以及光敏感等反应。
       1.3  药物添加剂  药物生产过程中加入的稳定剂、增溶剂、着色剂及内包装材料等也常可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药物的剂型和给药途径不同,生物利用度的差异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合并用药也会引起不良反应,如优降糖与抗菌优合用可引起不良反应。
       1.4  用药的剂量和连续用药时间剂量越大,连续用药的时间越长,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越大。据报道,服用安体舒通,剂量为100 mg时,对男性乳房没有明显的影响;当剂量为200 mg时,12名服药者中有2例乳房增大;当剂量为300 mg时,11名服药者中有3例乳房增大 。在同一剂量下,服用安体舒通,连续用药时间在8周以内,未发现男性乳房增大,但服用24周以后,男性乳房增大的发生率可达66%。  
         2  机体因素
       人类机体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病人生理、病理状态的改变,个体特异性、敏感性及特异质反应,也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因素。  
       2.1  病人生理、病理状态的改变药物代谢的个体差异是不同个体对药物反应不同的重要原因。同样剂量,有的病人达不到治疗效果,而另外一些病人则出现毒性反应。如肾脏生理状态决定某些经肾脏排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程度,小儿或老年人因肾功能低下,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更易产生不良反应,加重对肾功能的损害。
       2.2  病人的种族、遗传和个体差异   有些药物的不良反应是由个体特异性和敏感性引起的,有些则由遗传因素引起。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者服用磺胺、对氨基水杨酸、大剂量维生素K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增多,产生急性溶血并形成黄疸。黄种人和白种人的某些药物代谢酶不同,适合白种人的治疗剂量对于黄种人可能就会引起不良反应。 
         3  其他因素 
       饮食或环境因素均会影响药物的吸收,从而加重药物的不良反应。如酒能诱导肝药物代谢酶,使药物酶活性降低,产生酶抑作用,药物作用增强而产生不良反应;茶中含有大量鞣酸,能与多种药物如硫酸亚铁、维生素B12中的金属离子结合,影响其治疗效果而产生不良反应;吸烟能使外周血管收缩,导致血压暂时升高,心率加快,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饮食也可明显影响药物疗效,如接受异烟肼治疗的病人进食高组胺成分的海鱼或不新鲜的鱼类,由于异烟肼抑制体内组胺酶,导致代谢受阻而引起皮肤潮红、荨麻疹、口渴、口唇水肿等。 
         4  小结
       药物不良反应是在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下出现的,其发生发展受多方面的影响,随着科学的进步,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将会得到更深层次的研究,我们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药物不良反应,积极监测和报告药物不良反应, 仔细判断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潘留华,黄衍民,洪  伟,等.常见中药及其中成药的不良反应[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11):685.
       [2]  迟丹怡,王大遒.药物不良事件的危害与预防[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3,12(3):129.
       [3]  于  星,唐荣福,王卫星,等.药品不良反应防护[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9.

  (湖北省新华医院药学部,湖北 武汉  430015)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