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胆胃康合剂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88例
作者:李永贵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药疗法;,,胆胃康合剂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方胆胃康合剂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胆胃康合剂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88例,并与同期用西药治疗的5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4%,对照组总有效率72.00%,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胆胃康合剂是一首较为理想的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处方。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  中医药疗法;  胆胃康合剂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含有胆汁的十二指肠内容物经常反流入胃而引起的胃黏膜炎症,也称碱性反流性胃炎(BRG)。现代医学对本症尚缺乏理想的药物,笔者近年来根据中医辨证,自拟胆胃康合剂治疗88例,并与西药治疗的50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非常理想,兹整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观察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38例,均为200211~200511我院门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8例中男47例,女41例;年龄21岁~69岁,平均39.4岁;病程4个月~13年;伴有浅表性胃炎者69例。萎缩性胃炎者19例对照组50例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19~68岁,平均40.2岁;病程3个月~12年;伴有浅表性胃炎者38例,萎缩性胃炎者12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脘灼痛,连及两胁,吞酸嘈杂,嗳气,烦躁易怒,大便不爽,胃脘部时撑胀,有轻微压痛,恶心,严重时呕吐苦水,食欲不振,舌质红或暗红,苔薄黄微腻或黄腻,脉弦或弦滑略数。胃镜检查可见胃内有胆汁淤积,有时可见胆汗由幽门口向胃内反流,胃黏膜明显充血、水肿、糜烂,甚则出血。两组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病变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停用其他药物,单纯用胆胃康合剂治疗。药物组成:柴胡12 g,枳壳15 g,青皮12 g,八月札15 g,炒白芍15 g,半夏12 g,旋覆花10 g,降香15 g,白及15 g,蒲公英20 g,黄连10  g,甘草5 g。脾胃虚弱者加炒白术、炒苡米;脘痛连胁者加香附、佛手;吐酸明显者,加海螵蛸、煅瓦楞子;阴液不足者加麦冬、石斛;恶心呕吐者加藿香、竹茹;大便不爽者加大黄。1剂/d,水煎两次约300 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对照组口服吗丁啉片10 mg/次,3次/d;硫糖铝片1 g/次,3次/d;谷维素片20 mg/次,3次/d。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后观察结果。服药期间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忌烟洒及辛辣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及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198911南昌会议通过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2]等有关标准拟订。主要症状消失,胃镜复查胆汁反流消失,黏膜炎症消除并修复为临床治愈;主要症状部分消失,胃镜复查胆汁反流明显改善,黏膜炎症好转为好转;主要症状无改善,胃镜复查胆汗反流无变化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38例,占43.18%;好转43例,占48.86%;无效7例,占7.96%;总有效率 92.04%。对照组临床治愈9例,占18.00%;好转27例,占54.00%;无效14例,占28%;总有效率72.00%。两组总有效率经χ2检验,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胆胃康合剂是一首理想的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处方。
         4  讨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嘈杂”“胆瘅”“胆倒”等范畴。病位主要在胆胃,病机如《灵枢・四时气》所说:“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因为生理上肝胆相表里,胆的功能直接受肝的功能影响,如果肝气郁结,疏泄不及,胆腑清利之职就会出现异常,胆汁逆向反流,胃气不能和降,则胃脘痛、嘈杂、口苦、呕苦等症作矣。故笔者认为,本症主要病机在于肝胆郁结,疏泄失常,横逆犯胃,蕴成湿热,胆汁上逆,胃失和降。治疗应以疏肝利胆、清利湿热、和胃降逆为重点,胆胃康合剂即是依此而设。方中柴胡疏肝利胆、清利湿热、和胃降逆为重点,胆胃康合剂即是依此而设。方中柴胡疏肝利胆,兼清郁热;枳壳、青皮、八月札行气除满,健运脾胃;半夏、黄连、蒲公英清热除湿,和胃止吐;旋覆花、降香理气降逆,通腑祛浊;白及活血通络,止血护膜;白芍、甘草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可使肝疏胆利,热清湿除,胆汁不反流,胃浊自下降,如是则病可除。现代医学认为,胆汗反流入胃后,可使胃蠕动功能减弱,并引起胃血管扩张,黏膜充血和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强,从而使胃黏膜水肿、出血,甚至发生糜烂或形成溃疡。而胆胃康合剂所用诸药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3]有增强胃肠蠕动、抑制胆汁反流、抗菌消炎、促进炎症吸收和组织修复、保护胃黏膜、止血消肿等作用,因此疗效比较理想。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
       [2]  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1989年11月南昌会议.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S].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5(10):319.
       [3]  阴  健,郭力弓.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356.
       (河南省南阳市张仲景医院  473001)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