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从淤论治原发性肝癌的体会
作者:郑晓春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从淤论治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从淤论治
       原发性肝癌属祖国医学的“瘕”、“积聚”等范畴,是一种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的恶性肿瘤,一旦确诊,大部分均为中晚期患者,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中位生存期仅6个月左右,因此,中医药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配合化淤之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全身症状和常见体征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使患者能较长期带瘤生存,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从淤与肝癌的病理分析看,恶性肿瘤是本虚标实疾患。对此,古人云:“癌瘤者,非阴阳正气所结肿,乃五脏淤血浊气凝滞而成”。淤血的含义比较广泛,它既是一种病理结果,又是进一步引起或加重疾病的因素。在很多的情况下,淤血和其他病因(如痰浊、热毒、气滞)一起,影响不同的脏腑、经络,因而形成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由饮食内伤、情志失调、或外邪侵袭,致肝脾受损,气机阻滞、淤血内停、湿热火毒蕴结,日久渐积而成。由于致病因素的相互作用,使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经络气血功能障碍,引起气滞血淤,痰凝毒热,湿聚阻络等互相结交而形成肿瘤。就临床所见,肝癌患者普遍存在“淤血”证之病理改变,其发生贯穿于肝癌病变过程的始终。如出现病理性包块、固定性疼痛、青紫舌或有淤斑、脉涩等。这些症状在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具体体现为:淤血肿块的特点是聚而不散、固定不移。“”和“积”即属淤血肿块的范畴。而肿块的形成与淤血密切相关。《慎斋遗书》说:"积聚瘕,者有形可征,腹中坚硬,按之应手。瘕者,瘕气以成,中虽坚而或聚或散,无常定位,故其病尚未及症。"《医学心悟》中进一步描述肿块与血淤的关系为“者有块可征,犹积也,多属血病。”《类证治裁》也指出:“淤血成块,坚而难移,名血”。祖国医学文献中对淤血形成之疼痛亦有不少记载。如“淤血痛有常处”(《医学入门》),“痛有定处而不移,日轻夜重者,淤血也。”(《医学心得》),“肝经淤血,胁肋胀痛。”(《罗氏会约医镜》)。肝癌淤血疼痛,有以下特点:痛有定处、日轻夜重、痛而拒按、刺痛或胀痛等。这些均可作为淤血疼痛辨证的要点。舌象是血淤证辨证的另一重要指征。中医认为舌质的颜色变化与体内血液循环状况关系密切。舌质呈青紫色者,称青紫舌。主病有寒热之分。青紫色深、干枯少津属热,淡紫湿润,多属寒或气滞血淤。若舌上有青紫色斑块或淤点,亦属血淤。“舌色见紫,总属肝脏络淤……。”(《重订通俗伤寒论》)。另外内有淤血,脉多为涩,《证治准绳》中指出:“淤血为病,其脉必涩。”从以上对肝癌基本症状的分析中,笔者认为,肝癌在发病过程中,淤血内结应作为肝癌的基本病因之一,活血化淤治则不可忽视。但要立足于辨证施治,合理应用。一般不主张任意将大剂量、多种类活血化淤药联合应用,应细心辨证,采取“中病即止”的方法,以免引起出血倾向。对容易引起胃肠反应的药,在临床应用时,应采取逐日递增的方法;同时,注意配合益气养阴、理气散结及清热利湿药物,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现代研究表明,恶性肿瘤时常伴有微循环障碍,血液黏度的升高、凝血功能的亢进和纤溶活性的降低。从活血化淤药抗肿瘤的机理分析:一是对肿瘤细胞的抑杀作用,如莪术、三棱、当归、川芎、红花、赤芍、水蛭、穿山甲等对动物肿瘤模型均有抑制作用。二是对抗肿瘤细胞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及瘤栓的形成,减少血栓对瘤细胞的保护,有利于免疫系统对瘤细胞的消除。三是降低血小板黏附聚集,降低纤维蛋白含量,增加纤维蛋白溶解,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及血液高凝状态,使癌细胞处于抗癌药及机体免疫功能控制下,以提高疗效。四是提高免疫功能,直接抑制、杀灭癌细胞。实践体会到,要提高中晚期肝癌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关键在于确切的辨证。首先应恰如其分地补虚扶正。其次,要在治疗的过程中搞清正虚与淤结孰轻孰重,主次分明,使扶正和祛邪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于肝癌血淤症常见不同的临床表现,对活血化淤药物选用也有所侧重。血淤气滞者用川芎、郁金、八月札、刘寄奴等;淤血兼血虚者,选用当归、赤芍、鸡血藤、丹参等;淤血疼痛较甚者,选用祛淤止痛的乳香、没药、元胡、鳖甲等;肿块坚硬者用破血祛淤的山棱、莪术、桃仁、山楂、地鳖虫等。通过对全身机体的调整,达到抗病强身的目的。在用药过程中,并不需要强调单一药物具有某种抗癌活性,而是通过辨证所得,按中医理论合理地使用药物,以期达到治疗目的。病案举例:男,74岁,有慢性肝炎病史二十余年,200303出现肝区疼痛、腹胀不适,乏力,且逐渐加重,肝脏进行性肿大,经彩超、CT、MRI提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甲胎蛋白(AFP)最高达1 000 μg/L以上。间断介入治疗5次。每次介入治疗后及间歇期均来我科服用中药。笔者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以滋阴柔肝为主,佐以理气化淤,清热解毒,大胆加用活血化淤药物。药用沙参15 g,生地15 g,山萸肉15 g,山药20 g,太子参15 g,川朴10 g,炒白术15 g,云苓15 g,丹参10 g,桃仁10 g,炙鳖甲15 g,炮山甲10 g,莪术8 g,水红花子10 g,藤梨根15 g,九香虫10 g,白花蛇舌草15 g,半枝莲30 g,焦楂榔各10 g,内金30 g,生麦芽10 g,炙甘草10  g等,随证加减。药后患者肝区疼痛、腹胀不适,乏力等症状基本消失,可正常活动,食量基本正常,全身情况良好,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甲胎蛋白(AFP)减至正常水平。
       (河北省邯郸市中医院  056001)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