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论新医学模式与人的心理健康及疾病的关系
作者:李根培,徐玉锦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新医学模式;,,心理健康;,,疾病
       摘要:分析了新医学模式所包含的自然辨证法观点。医学模式的转变需要人们更新健康观念,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发展社会医学、行为医学等,以防治疾病,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新医学模式;  心理健康;  疾病
       医学模式是指人们在观察和处理人类的健康和病症问题时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是人们在与疾病斗争以及认识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形成的对医学的总体认识,其核心是医学观。现阶段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强调生物特性和社会心理因素的相互关系,突出了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影响。
         1  新医学模式的形成及特点
       医学模式可以认为是科学研究的模型化原则在医学中的应用。医学模式在医学实践中产生,以观念的形式高度抽象、高度概括地表现特定时期人们的健康观和疾病观,同时也反映着特定时期医学的总体结构的关系和本质,反映着医学研究的领域、方法和目标。一切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医学观及认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因而也都是在一定医学模式中进行的[1]。现代医学模式是人类疾病的改变,人类对疾病与健康认识深化的产物。大量研究表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及生活方式是形成或诱发诸多疾病的主要原因,这即使得到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日益显露出来,构成了对生物模式的挑战。人类的卫生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也不满足于不生疾病,而是要求提高生活质量,增进健康,延年益寿,要求合理营养,良好的生活条件与生活方式,健康的心理及健康的心态。基于这些改变,美国学者思格尔首先提出了生物医学模式应逐步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现代医学模式[2]。它是人类对生命、健康、疾病、康复、治疗等医学观的总结。生物心理医学模式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把人体的健康与疾病不仅看成是某种生物变量的结果,而且是心理生理、社会之间关系的协调与破坏的结果。
         2  新医学模式对人的心理健康、疾病的影响
       早在1948年,WHO在其宪章中明确指出“健康是指身体、精神、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整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当今社会竞争意识增强,人们的学习、工作等负担加重,生活节奏加快,人际交往频繁,因而加重了心理负荷。有些人因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而出现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睡眠欠佳、精力不足等表现。这些心理反应可导致生理变化而诱发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肿瘤、糖尿病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等。人与环境是密切相关的,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要对包括社会、自然环境和人体的内外环境随时作出适应性调整,以增进和保持健康水平。外界的社会因素和个体的生物因素的关系,在每一个个体身上的和谐程度如何就反映了他的健康和疾病状态如何。所以从医学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到康复、预防、保健一系列医学研究和服务活动中都不能忽视人的心理因素。疾病既是生理的改变,又是心理的改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传统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已不能完全指导人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在诊治疾病时,应该从病人的生活特点、社会环境和心理特征出发,对疾病进行全面的、客观的分析,并综合判断,从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医护人员要能够自觉地运用现代医学模式来指导临床实践,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做到既了解疾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又注重病人的生理改变,提高对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洞察和分析能力,全面提高医疗效果。新医学模式强调健康是生命活动的常态,表现为机体机能、结构的完好,机体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关系的协调。人体的健康,不仅是个体内部的局部与整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而且是个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从个体与环境的关系看,健康就是个体与环境在心理、躯体上的适应、协调的结果,健康是自然和社会系统中的个体系统的平衡状态[3]。
         3  结语
       医学模式的转变,涉及健康观、疾病观、卫生观、思想观的根本转变,同时也是对现行以疾病、病人、医院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体制的根本变革。医学模式的转变是社会发展和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是医学社会化的结果,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和现实性,反映了现代的健康观和疾病观。从自然辨证法的角度讲,新医学模式坚持了客观实在性,强调了人的能动性,体现了系统论和统一的观点。
         参考文献:
       [1]  李宏宇,梁斌,李荣祝,等.用自然辨证法指导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医学模式的形成[J].医学与社会,2005,18(7):1.
       [2]  杨晓煜,黄燕芳.医学模式与哲学[J].医学与社会,2000,13(4):13.
       [3]  王小燕.医学模式的转变促进健康观念的更新[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2000,1:2.

  (延边大学中医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0)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