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中华大蟾蜍新药用部位
作者:缪珠雷, 张康, 柏巧明, 杨鸣泽, 周秀佳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蟾蜕;,,药用部位;,,本草考证
       摘要:目的通过本草考证,研究蟾蜕与本草记载的蟾蜍其它各药用部位的关系。方法通过考察古今本草文献记载,比较蟾蜕和本草记载的蟾蜍其它各药用部位的来源、采集和使用情况。结果经考证,蟾蜕与本草记载中蟾蜍其它各药用部位的描述均不符合。结论蟾蜕应为药用动物蟾蜍的一个新的药用部位。
       关键词:蟾蜕;  药用部位;  本草考证
       Textual Research on Chantui―A New Officinal Part of 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
 
  MIAO Zhulei, ZHANG Kang, BAI Qiaoming, YANG Mingze,ZHOU Xiujia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1203,China; Haimen Kangping Institute of Chantui,Haimen 226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of Chantui and other officinal parts of Chanchu.MethodsThe information of origin,collecting and usage of different officinal parts of Chanchu were compared with Chantui through textural research. ResultsThe characteristic of Chantui does not accord to the record of other officinal parts of Chanchu in textual records.ConclusionChantui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new officinal part of 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
       Key words:Chantui;  Officinal parts;  Textual research
   
  蟾蜍是一种中医临床常用的药用原动物,其记载首见于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1]。当代本草学巨著《中华本草》记载 [2]:蟾蜍“味辛、性凉,有毒。归心、肝、脾、肺经”,能“解毒散结,消积利水,杀虫消疳。主治痈疽,疔疮,发背,瘰疬,恶疮,瘕癖积,臌胀,水肿,小儿疳积,破伤风,慢性咳喘”,古今验方将其广泛应用于拔毒消肿、定痛杀虫、强心利尿。现代临床又将其用于抗肿瘤、镇痛、利水消肿、增强机体免疫力等。蟾蜍全身均可入药,常用的有蟾皮、蟾酥等。近年来,我国江苏海门一带民间偶然发现中华大蟾蜍还具有类似于爬行动物蛇类的蜕皮现象[3],可以蜕下完整的角质衣膜,因之将其称为蟾蜕或蟾衣,通过人工采集并将其试用于对肿瘤病人的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蟾蜕作为蟾蜍药用部位之一,其本草渊源,目前存在一定争议,有人认为它就是本草中所载之蟾皮,也有人不同意这一说法。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通过蟾蜕的来源,性状特征,并结合历代本草中有关蟾蜍各药用部位的记载进行全面考证来澄清这一问题。
         1  蟾蜕的来源
       根据观察,蟾蜕来源于中华大蟾蜍生长发育过程中蜕下的完整的角质衣膜。每年4月,天气渐渐转暖,中华大蟾蜍由冬眠转人活动期,此时开始爬出土穴或从水底淤泥中钻出,吞食鲜活昆虫或其它小动物,补充营养。蜕衣前,蟾蜍活动减少,表现离群倾向,单独停留一处,反应迟钝。蟾蜍的蜕皮是从背部开始的,首先蟾蜍背部肌肉收缩弓起,使后背产生一与脊柱垂直的横突起,将衣膜撑破,突起处出现纵向和横向开裂的缝隙,然后蟾蜍以后肢为工具从背下部中间将衣膜向前向外撕扯,不断将缝隙拉大,接着蟾蜍后肢停止运动,转而以前肢将头部的衣膜不断的向前撸,犹如人脱背心状。很快,蟾蜍的眼睛和嘴巴也露了出来。接着,蟾蜍又开始以前后肢并用将背部,头部和腹部剩余的衣膜扯下。最后,蟾蜍又用嘴巴咬住前后肢上的残余衣膜,将其扯去,从而完成了蜕皮的全过程。而蜕下的衣膜蟾蜍并没有将其丢弃,而是边蜕边吃,很快将其吞入肚内。
         2  蟾蜕性状的初步观察
       蟾蜕形状和蟾蜍相似,因为被压扁的缘故,比蟾蜍的实际形体略大。薄膜状,半透明,角质,四肢向前后伸展,略呈H形,全长10~15 cm,宽7~10 cm。表面粗糙,全身散布众多大小不一的瘰疣粒,习称痱磊。较大的痱磊在躯干背部和四肢外侧较多,尤以背部脊柱上方及其两侧和后肢大腿外侧阳面最密集,手感粗糙。腹部及四肢内侧阴面较少,而手感稍显平坦。另外蟾蜕全身还分布有大量较小的浅黑色或黑色小点。蟾蜕头部向前伸出,半圆形,最宽处达2~3 cm,常皱缩而略显不平,眼、耳及耳后腺均不明显。躯干呈类方形至宽长方形,长可达7~10 cm,宽5~8 cm;前端头部两侧的肩部凹入而呈半圆形,前后肢间及胸腹两侧稍向外凸而呈弧形;两后肢间的尾部内缩或稍凸呈圆弧状。蟾蜕前肢肱部上粗下细,略呈圆锥形。小臂部渐细,到掌部又变宽而呈斜圆锥形。掌端具五趾,趾长0.5~1.0 cm,趾端渐细或因趾端未全部外展而折成平截状。趾间有蹼相连。蟾蜕后肢略长于前肢,从躯干部延伸成三角形。大腿部与小腿部无明显界线,腿跟部与躯干部亦无明显界线,后肢近掌部时渐细,到掌部时又宽,掌端有五趾,第四趾最长,趾间有蹼相连呈波状,未连部分呈短尖状或因蜕下时未全部伸展而折叠成平截状。蟾蜕鲜品或用水浸泡湿润后,柔软而有滑腻感。干燥品体轻,质坚而脆,稍加力即可撕裂,撕裂后裂缝不平直。闻之气微,味淡而略腥,入口嚼有粘滑感。蟾蜕产地民间习惯上以形态完整,体大厚实,痱磊多且大,手感粗糙者为佳。
         3  蟾蜍不同药用部位的本草记载
       蟾蜍药用虽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曰:“味辛、寒,主邪气,破坚血,痈肿,阴疮,服之不患热病。” [1]这里只记载它的功效,而没有涉及用的是哪一部位,故只能想象为药用的是动物的全体,至于如何用,因记载中有“服之”语,当然首推内服。陶弘景《名医别录》[4]中记载了蟾蜍的两种用法,一种为”五月五日取东行者,阴干用”。此处阴干可理解为用蟾蜍全体的干燥品,应与今之中药材“干蟾”相同。另一种用法是去肠生捣食。“古代”去肠可能就是今天去内脏的意思,现代有一种把蟾蜍除去内脏后的晒干或烘干而成的中药材“干蟾皮”,全国各地均有销售。虽然干蟾皮与当时用的“去肠”蟾蜍鲜货不同,但可以认为今天的干蟾皮是为了中药商品化的需要而产生的加工方法的进步,就药用部位而言两者是一样的。实际上,现在部分地区民间还保存有药用除去内脏的蟾蜍鲜品的习惯。陶弘景《本草经集注》[5]中还同时记载了蟾蜍:“脑,主治青盲,明目。”这是第一次出现蟾蜍身体的一部分作为药用的记载。明李时珍《本草纲目》[6]记载:“蟾蜍头,功同蟾蜍。”陶弘景所谓的蟾蜍脑和李时珍的蟾蜍头是否是同一样东西,因为在两本书中都未见如何应用的具体描述,故不敢妄议。但是“头”和“脑”在古代有同义概念,因此蟾蜍脑和蟾蜍头可能就是一物。由陶弘景增补的《补辑肘后方》[6](原作者为东晋的葛洪)中还首载了吃蟾蜍肉治病的方法。谓:“腹中冷癖,水谷结,心下停痰,两胁痞满…大蟾蜍一枚,去皮、肠,支解之…,煮四升顿服,得下为度。“另外书中还有治”小儿疳积腹大,黄瘦骨立…“的方法”用立秋后大虾蟆,去首、足、肠,以清油涂之,阴阳瓦炙熟食之。这些方法一直延续至今,在我国农村地区,经常可以看到吃煮熟的去皮和内脏的蟾蜍肉治疗小儿寄生虫病(小儿疳积)和有腹水的鼓胀病人。蟾蜍肝的药用亦最先出自《补辑肘后方》[6],谓“蛇蛰人,牙入肉中,痛不可堪,捣傅之,立出。”清代《医林纂要・药性》则有所补充[2],谓:“夏秋季捕捉,剖腹取肝,洗净,鲜用,捣烂敷痈疽、疔毒。”唐代,甄权《药性本草》[6]首载“蟾蜍眉脂”,同时记其可治小儿疳瘦,脑疳。宋代《日华子本草》[6]记载蟾蜍眉脂可用于齿缝出血及牙痛。宋寇宗的《本草衍义》[7]首次提出蟾酥这一称谓,曰:“蟾蜍眉间白汁,谓之蟾酥,以油单纸裹眉裂之,酥出纸上,阴干用”,并可用于“发背疔疮,一切恶肿”。蟾蜍皮的药用首出自孙思邈的《孙真人千金方》[6],谓“肠头挺出,蟾蜍皮一片,瓶内烧烟熏之,并傅之”,肠头挺出即今之脱肛之症。以后各家医书对其药用范围又不断有新的补充,《活幼全书》[2]记载“蛤蟆剥皮贴之治头上疮疖收毒即。”从文字看,用蟾蜍皮贴治疮疖,效果还是不错的。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8]中不仅记载了用蟾蜍皮能拔大毒外出的功效,还详细介绍了用法。赵氏在书中引用《黄汝良行检秘方》,谓“指头红肿生毒,用活蟾一只,生剥皮,将皮外面向患处包好,明日,其毒一齐拔出”,而且还特别提示,“切记不可将其皮里面着肉,即咬牢难揭。”除以上药用部位外,宋《政类本草》[9]有蟾蜍屎的药用记载,曰“蟾蜍屎,谓之土榔,下湿处往有之,亦能主疾。”明代《孙氏集效方》[6]记载了蟾蜍胆可治“小儿失音不语”。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8]中引《拔疔外科全书》,曰“用(癞)虾蟆舌一个,研烂,蟾肚皮盖贴,其根自出。”至此,可以看出,从秦汉到清,历代本草书籍中共记载了11个与蟾蜍有关的药用部位,分别是:干蟾-干燥的蟾蜍动物体(《名医别录》),干蟾皮-除去内脏的干燥蟾蜍动物体)《名医别录》),蟾酥-蟾蜍毒腺分泌物(《本草衍义》),蟾蜍脑(《神农本草经集注》),蟾蜍头(《本草纲目》),蟾蜍肉-去皮及内脏的蟾蜍动物体(《补辑肘后方》),蟾蜍皮-蟾蜍皮肤(《孙真人千金方》),蟾蜍肝(《补辑肘后方》),蟾蜍胆(《孙氏集效方》),蟾蜍屎(《政和本草》),蟾蜍舌(《本草纲目拾遗》)。
         4  蟾皮和干蟾皮性状观察
       中药材干蟾皮是去掉内脏后晒干或烘干的蟾蜍,有骨头、肌肉等结构。而蟾皮是将中华大蟾蜍采取蟾酥后,砍头处死,抓住颈肩处皮肤向后扯剥得到的带有四肢的袋状皮肤。经晒干或烘干后皮厚仅0.2~0.3 mm,呈皱缩佝挛状,四肢伸展或扭曲,外表面平滑,内表面有众多大小不一的痱瘰。质地硬而极坚韧,皮节状,不易弯折,较难折断。切断面平坦,折断面有纤维相连。气腥、味苦,麻舌,有毒。
         5  结论
       从本草文献中对蟾蜍各药用部位的采集使用情况描述来看,蟾蜕明显与它们不符。其中尤其要指出的是,中药干蟾皮是除去内脏的蟾蜍,蟾皮是通过活剥取得的,两者均不是蟾蜍主动蜕下的产物。另外,从性状特征看,与蟾蜕也有很大的不同。故蟾蜕绝非蟾皮,而应被看作为蟾蜍的一个新的药用部位。蟾蜕之未见于本草文献记载的可能原因,一个可能是蟾蜍蜕皮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在此期间蟾蜍需要全神贯注,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因此多选择僻静隐蔽之地,而时间又持续很短,且边蜕边吃不留痕迹,故很难被发现,更不用说加以利用了。另外,亦有可能是虽曾被人偶尔发现过,但因未能进行人工采集,产量太低,不够使用,因此无法达到应有的疗效,遂被逐渐埋没。直到20世纪末,蟾蜕才被发现并进行了人工大量采集,用于治疗肿瘤等疾病,取得一定的疗效。鉴于未查到与蟾蜕类似物的本草文献记载,故建议将蟾蜕作为蟾蜍一个新药用部位,酌情在新版本草中列入。
         参考文献:
       [1]  徐树楠,牛兵占.神农本草经[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九分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56.
       [3]  缪细泉,宋晓虎.药用动物中华大蟾蜍蜕皮的观察[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0,20(4):330.
       [4]  梁・陶弘景,名医别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86.
       [5]  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440.
       [6]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1556.
       [7]  宋・寇宗.本草衍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123.
       [8]  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M].北京中医药出版社,1998:435.
       [9]  宋・唐慎微.证类本草[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526.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海门市康平蟾衣制药研究所,江苏  海门   226100)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