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改革与实习生质量评价
作者:刘琴,胡卫东,胡芳,陶正武,张云云    
作者单位:1.湖北黄石理工学院医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2.湖北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 黄石 435000;3.黄石理工学院医学院06级临床检验系学生,湖北 黄石 435000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 第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医学检验; 教学改革; 实习生; 教学质量; 调查分析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73号文件)是国内第一部专门针对临床实验室管理制定的国家规章。强调“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规范临床实验室执业行为,保证临床实验室按照安全、准确、及时、有效、经济、便民和保护患者隐私的原则开展临床检验工作”。意味着我国检验医学管理迈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使我国的临床实验室管理模式与发达国家的管理模式接轨,也使我国现行医学教育模式受到严峻的挑战,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已经产生了质的变化。为适应21世纪医学检验改革的需要,2006年我们在广泛吸收国内、外教学改革经验后,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将以往的“以学科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院系合一”的教学模式,并建立了新的教学体系。为了解本专业学生在新教学模式下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情况,进一步调整并完善专业培养方案,本课题组对本校2006~2007届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及任课教师的质量进行了追踪调查和评价,为进一步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构建课程体系奠定基础。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2006~2007届黄石理工学院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设计调查143人,实际接受调查返回有效调查表131人,调查率为91.6%。男生34人,女生97人。
       1.2  方法及内容
       1.2.1  问卷调查法根据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与调查表格,采用Email调查的方式,逐人开展调查。调查内容如下。
       
       实习生质量调查:分别由实习科室主任和实习生本人填写调查问卷与调查表。包括:①实习生基本素质(职业道德、工作态度、敬业精神);②实习生工作能力(出科考试成绩、专业知识、专业技术操作、适应能力、沟通合作能力)③实习生继续学习能力(学习激情与进取精神、撰写科研论文、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共三个方面十一项内容,每一项内容分为优秀:85~100分,良好:70~84分,较差:69分以下。
       
       任课教师教学水平调查(调查对象为2006~2007届检验系专业课程任课教师13人):由实习生填写调查问卷与调查表。包括①基本素质(职业道德、严谨求实、爱岗敬业);②课程讲授能力(专业知识熟练程度、重难点把握情况、语言表达能力、与学生互动情况);③教学改革情况(本专业新技术、新进展讲授、与临床实践结合情况、创新能力)。共三个方面十一项内容,每一项内容分为优秀:85~100分,良好:70~84分,较差:69分以下。
        并请实习科室主任对我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建议,请实习生对我系任课老师的教学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1.2.2  座谈会访谈法召开实习医院检验科主任和带教老师座谈会。反馈教学质量,座谈与以往实习生比较本届学生的特点及不足,对我系今后教学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
       1.2.3  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别对我系老师教学情况和我系实习生综合素质按照百分制评分。
       1.2.4  比较分析法对所获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
       2.1  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素质
       2.1.1  对实习生基本素质的评价实习医院对实习生的总体评价较高。实习生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三项指标的优秀率均超过90%,说明我校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工作积极,专业思想稳定,具有良好的基本素质。表明我校对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在道德素养和爱岗敬业方面的培养是卓有成效的。详见表1。表1  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基本素质评价表(略)
       2.1.2  对实习生工作能力的评价实习医院对我校实习生的工作五项能力进行了评价,其中专业理论知识、适应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的优秀率超过90%,专业技术操作的优秀率为86.3%,出科考试成绩的优秀率为89.3%(见表2)。说明我系大多数实习生具有良好的理论应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而学生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但在实习医院座谈会上,实习医院检验科主任和带教老师们对我系学生的专业技术操作水平的进步给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大多实习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表2  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工作能力评价表(略)
       2.1.3  对实习生继续学习能力的评价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学校的学习只是职业生涯的基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就要有继续学习的要求与能力。故“继续学习的能力”也是我们医学检验系进行医学检验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但评价的优秀率均不足70%,其中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的优秀率最低,仅38.9%。但多数实习生认为通过学习,自己在科研论文写作的能力上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也非常希望今后有进一步提高的机会。表3  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继续学习能力评价表(略)
       2.2  实习生对医学检验系老师评价
       2.2.1  对老师基本素质的评价实习生对医学检验系老师基本素质的总体评价较高。老师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三项指标的优秀率均达到100%,说明我校医学检验专业老师工作积极,专业思想稳定,具有良好的基本素质。见表4。表4  医学检验系老师基本素质评价表(略)
       2.2.2  对老师课程讲授能力的评价实习生对医学检验系老师课程讲授能力的评价中语言表达能力优秀率最高,为92.3%,重难点把握优秀率最低为69.2。专业知识熟练程度及与学生互动优秀率分别为84.6%和76.9%。说明有的老师专业知识较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但是在教学中重难点把握不太好,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见表5。表5  医学检验系老师课程讲授能力评价表(略)
       2.2.3  对老师教学改革情况的评价实习生对医学检验系老师教学改革的评价中新技术、新进展和与临床实践结合优秀率均为76.9%,创新能力优秀率仅为69.2。但在调查问卷中我们了解到,通过新的专业培养计划的实施,大多实习生们认为自己在人文素质方面得到了提高,尤其表现在计算机的运用能力、文字的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等方面。同时认为自己对于新技术、新进展及实践方面也比较感兴趣。见表6。表6  医学检验系老师教学改革评价表(略)
       3  讨论
       3.1  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以人为本”通过调查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医学检验系进行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以往每年实习医院座谈会或与实习生座谈会上,提得最多的“专业课讲授内容与临床实际脱节”问题已彻底消失了。“院系合一”的教学模式,既弥补了学校实验仪器设备的不足,又实现了教学与临床的相互衔接。但是73号文件的出台意味着我国临床实验室的管理将迈入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新阶段,其宗旨与目的是“以人为本”。要求检验工作者加强对临床实验室的管理,加强自我管理,提高临床检验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适应检验医学的这种重大变革,必须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现代医学检验新技术与操作规程全书》等有关法律、法规,将加强“对临床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规范临床实验室执业行为”的认识,溶会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去,达到减少和消除质量问题的目的,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3.2  改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整体化以及科技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的加强,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适应性也随之增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要求。而现有的检验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多年来过多地追求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了学生对于实际工作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单纯以学科为中心,“基础、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阶段截然分开。理论脱离实际,基础脱离临床,单纯传授知识,导致检验专业毕业生的知识面不宽、动手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因此,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医院检验科资源,建设高质量临床教学基地,将检验专业实验课从实验室搬到医院检验科,真正使封闭式教学改变为开放式学习,促进教学与临床一体化。这将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对检验科各相关工作室等工作岗位的适应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鼓励积极思维,以适应新世纪对检验人才的要求,适应临床的需要。
       3.3  整合教学内容,确保人才质量从实习生对医学检验系老师教学改革情况的评价可以看出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检验医学是在不停地发展着,其发展之快甚至超出我们的想象,因此对于教学的要求也会变化。所以我们要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加强已渗透到医学领域的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教学,尤其是临床实验室管理、分子生物学知识和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知识和科学研究的方法等,要从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提高水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素质培养”。另一方面,检验系学生还应具有一定的临床诊疗知识,走出实验室,与医护人员合作,参加临床会诊与查房,共同探讨疾病的病因学特点、发病规律、病情变化与实验指标的关系,采取检验结果与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同步分析的方法,为临床提供如何选择实验进行疾病确诊或疗效观察等信息,以帮助临床医生正确分析检验项目结果,合理使用检验资源。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