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红花注射液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作者:韩进庭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延吉 133000)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 第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红花注射液; 骨折患者; 围手术期; 应用
       红花注射液是由菊科草本植物红花中提取的黄红色至棕红色澄明灭菌溶液,其主要成分红花黄色素、红花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作用。研究显示,红花黄色素具有抗氧化、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作用[1]。我院骨科2008-01~2009-05对50例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红花注射液静脉滴注,有效地减轻了肢体肿胀和疼痛,预防了血栓的形成,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01~2009-05间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男37例,女13例;年龄18~78岁,平均52.6岁;肱骨骨折16例,股骨干骨折13例,胫腓骨骨折21例。对照组50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18~77岁,平均51.8岁;肱骨骨折18例,股骨干骨折13例,胫腓骨骨折19例。两组患者术前诊断均为新鲜骨折,手术距受伤时间平均3 d,均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均排除有严重心肺疾患、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老年痴呆及精神障碍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手术及假体固定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治疗组予红花注射液(山西太原华卫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4020007)20 ml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50 ml中,术前1~3 d,视患肢肿胀和疼痛程度给予红花注射液静脉滴注。术后行抗炎治疗,红花注射液静脉滴注,40滴/min,1次/d,3~7 d为1个疗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行抗炎对症治疗。
       1.3 评价标准与方法
       1.3.1 患肢肿胀情况使用软尺分别测量健肢和患肢肘上5 cm、踝上10 cm、膑上10 cm肢体周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3 d患肢肿胀情况进行比较。
       1.3.2 手术疼痛程度采用0~10数字疼痛量表(NRS-10)[2],于不同时间测定其术区疼痛程度,0为无痛,5代表中等程度疼痛,10为严重疼痛。
       1.3.3 临床观察指标对术后两组患者各种并发症、平均住院日进行比较。
       1.3.4 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所有记数资料及评分均使用±s表示, SPSS11.5 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测量指标的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各部位周径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实验组肢体周径均低于对照组。结果见表1。表1 两组患者肢体周径比较(±s)
       2.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当天,术区疼痛程度测量差异不显著,术后第1天至第7天术区疼痛程度差异显著。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s)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均有显著差异(P<0.01)。
       3 讨论
       3.1 降低骨筋膜室综合症的风险 由于创伤骨折的血肿和组织水肿,使骨筋膜室内压力异常增高,供应肌肉的小动脉关闭,形成缺血-水肿-缺血的恶性循环,若治疗不及时,可造成肌肉坏死、截肢等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骨折后患肢肿胀,适时给予红花注射液静脉滴注,可活血化瘀,减轻组织水肿,降低骨筋膜室综合症的风险。两组患者肢体各部位周径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实验组肢体周径均低于对照组。
       3.2 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脂肪栓塞的风险 红花注射液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清除氧自由基、激活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功效,能抑制血栓形成,促进血栓溶解[3]。动物实验证明:红花黄色素对血液流变学中不同切变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有显著性改变,使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有效地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4],改善微循环,降低脂肪栓塞的风险。两组患者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结果见表3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比较 (±s)
       3.3 促进骨折愈合红花注射液具有活血通经、消肿祛瘀,有较强而持久的镇痛作用和明显的抗炎作用。可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促进骨折愈合。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至第7天术区疼痛程度、平均住院日均有显著差异。
       3.4 正确应对不良反应红花注射液使用说明书提示,过敏体质者偶有皮疹、呼吸急促、高热等不良反应。本组实验者中尚未出现上述不良反应。但对过敏体质人群和年老体弱者使用本药物要慎重,加强对用药不良反应的监测。首次用药宜选用小剂量或半剂量给药,30~40滴/min,缓慢滴注。要合理用药,注意配伍禁忌,单独与溶媒配伍输注。若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并报告医生,给予及时处理,保证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聂琼嵘. 红花黄色素的药代动力学及药理作用研究近况[J].时珍国医国药,2003,12(4):503.
       
       [2] Mccaffery M. Using the O-to-10 pain rating scale[J].Am J Nurs, 2001,101(10): 81.
       
       [3] 胥勋梅,夏 芳,马勋龙,等.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7):994.
       
       [4] 史文举,赵琳燕.红花黄色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2):5005.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