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合理用药与不良反应7对“对药”和非“对药”的缓冲作用研究
作者:付彩霞,高宗华*,宋 敏,荣先国    
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 第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探讨常用中药的组合—“对药”和非“对药”间的缓冲能力的相似性差异。方法取中药的水浸取液,用数字酸度计测定pH,经0.1mol·L-1NaOH及0.1mol·L-1HCI滴定,然后进行“对药” 和非“对药”样品的△pH对比分析。结果7对“对药” 和非“对药”及单味中药中皆有不同程度的缓冲作用。结论中药水溶液为缓冲溶液,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并自成稳定系统,为进一步研究中草药的药理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中药; 复方; 对药; 缓冲作用
       中药复方是中医药的精髓和主流,是中成药和中药新药的主要来源[1],也是中医临床最广泛的用药方式。
       中药复方组方、配伍理论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中药因其毒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治疗范围广深受人们欢迎,特别是近年来因其与西医结合在治疗肿瘤等疑难杂症等方面的独特疗效而日益受到世人青睐。近年来,国内外医家日益重视中药复方的研究[2,3],特别是对中药复方的药理、药效及有效成分方面的研究更为关注[4,5],而对中药复方中单味药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得较少。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能更本质地阐明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发掘出中医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以探索复方制剂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复方是一个有层次和结构的有机整体,其作用和化学成分并不是单味中药的简单相加,而是各成分的综合效果[6]。因此,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组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并指导临床实践是中药研究的重要课题。
       “对药”又称“兄弟药”“姊妹药”,是中医传统经验证明了的优化组合,是“ 中药配伍中的最小单位,其组成简单,但具备中药配伍的基本特点[7,8]。“对药”配伍后作用机理是多方面的。本文从电化学、分析化学角度揭示中药组方、配伍的科学性,对单味中药及7对“对药”和非“对药”的水溶液测定pH,其结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药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中药药对的临床应用研究进行了有益探索。
       1 材料与方法
       1.1 中药选取选亳州售中药饮片,经副主任中药师鉴定。配对见表1饮片经常温干燥,分级粉碎2遍,过80目筛,防潮保存。
       1.2 样品制备称取单味中药生药粉10.0 g,“对药”中每种成分各取10.0 g,用纱布包扎,分别放入250 ml烧杯中,加入150 ml二次蒸馏水,放在电热套中加热,沸腾后调节温度使之微沸,60 min后停止加热,将溶液过滤后分别得中药单煎液及药对组合的水煎液 表1 对药组合与对照组合的药物组成“对药”组合[7,8]对照组合苍术、白术 苍术、钩藤砂仁、白豆蔻 砂仁、茜草紫菀、款冬花 紫菀、土茯苓黄芪、甘草黄芪、苦楝皮天门冬、麦冬天门冬、钩藤羌活、独活 羌活、蒲黄半夏、天南星 半夏、蒲黄
       1.3 测量方法取30 ml上述中药水煎液于50 ml烧杯中,室温下测其pH,然后分别用0.1 mol·L-1NaOH溶液、0.1 mol·L-1HCl溶液滴定,每加入0.1 ml酸或碱测定1次pH,共加入3 ml酸或碱。计算加入一定碱液或酸液后溶液的△pH,并计算溶液缓冲容量β(mol·L-1·pH-1)。
       2 结果
       将溶液的pH以及加入1.00 ml 0.1mol·L-1 NaOH, 0.1mol·L-1 HCl后溶液的△pH及缓冲容量β见表2。表2 单味中药抗酸、抗碱能力对照药品名称苍术羌活半夏天门冬砂仁紫菀黄芪蒲黄款冬花
       在单味中药中,所有中药水溶液偏酸性,除蒲黄、独活外,其他单味中药的抗酸能力都比抗碱能力强;加碱后除钩藤、茜草、土茯苓、麦冬、苦楝皮的△pH较大,缓冲容量小,溶液抗碱能力差外,其余样品的△pH较小,缓冲容量大,具有明显的抗碱能力,其中独活抗酸抗碱能力最强。按同法测对药及非对药对照组合,溶液的△pH及缓冲容量β见表3 表3 7对“对药”和非“对药”抗碱能力对照
       在7对“对药”和非“对药”对照组合中,所有组合的缓冲容量都比单味中药增大,说明组合后的中药相互作用,保留或生成新的缓冲对。因此,对药组合以及对照组合的抗酸碱能力比单味中药增强。
       3 结论
       从实验结果可知,无论是单味中药或是“对药”以及非对药对照组合,其水溶液的pH都在3.70~6.00之间,偏酸性;所有样品皆有不同程度的抗酸抗碱能力,即被测样品的水溶液具有缓冲作用,自成稳定的缓冲体系。该结论对阐明中药作用机理和双向调节作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徐 强.中药成分在方剂中的作用及其研究思路[J].中国天然药物,2006,4(5):327.
       
       [2] 王忆勤,徐宏喜.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3:45.
       
       [3] 王 阶,张林国,孟淑环,等.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的思考[J].中国中药杂志,2001,26(12):799.
       
       [4] 郝 福,蒋 晔,李艳荣,等.复方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中成药,2007,29(2):258.
       
       [5] 霍英杰,马春武.影响中药制剂的稳定因素是中药化学成分的变化[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7,5(6):78.
       
       [6] 朱心红,沈 群,高天明.中药成分组合效应假说及实验研究[J].中草药,2004,35(2):122.
       
       [7] 高晓山.中药药性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267.
       
       [8] 吕景山,施今墨.对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2.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