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天冰调督胶囊提取工艺研究
作者:阎向东1,侯志飞2,袁骢冲1,裴 林1    
作者单位:(1.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2.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6)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 第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研究天冰调督胶囊提取工艺,以充分提取有效成分,提高制剂的稳定性,减少服用量,保证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分别对天冰调督胶囊的醇提取工艺和水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确定天麻、当归、川芎药材最佳醇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加醇量为6倍,提取时间2 h,提取3次;白芍、酸枣仁(炒)、桑寄生、珍珠母等药材水提取条件为:加10倍量水,提取时间2 h,提取3次。  结论对提取工艺进行验证,工艺稳定可行。
       【关键词】  天冰调督胶囊; 提取工艺; 正交实验; 天麻素; 芍药苷
       天冰调督胶囊由天麻、当归、川芎、酸枣仁、白芍、珍珠母和冰片等组成,是治疗癫痫、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的医院制剂。天麻是方中君药,其重要活性成分天麻素对制止癫痫发作、镇痛、抗衰老等都具有明显的药理作用[1],因此,提高天麻素的含量是提高天麻制剂质量的关键所在。为了提高制剂的稳定性,最大限度提出有效成分,减少服用量, 改善制剂的质量,根据处方中各药的性质,本研究采用正交实验法分别对醇提部分和水提部分进行了提取工艺的筛选,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天冰调督胶囊的临床疗效。
       1 仪器与试药
       高效液相色谱仪(P200Ⅱ高压恒流泵,UV200Ⅱ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JD110-4型电子天平(沈阳龙腾电子有限公司);天麻素对照品芍药苷对照品(110736-200732)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甲醇、乙腈(色谱纯,天津市康科德科技有限公司); 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天冰调督胶囊醇提部分提取工艺研究
       2.1.1 天麻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SinoChrom ODS-BP柱(5 μm,4.6 mm×150 mm,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4∶96);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0 nm;柱温:25 ℃;进样量20 μl。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天麻素对照品适量,加乙腈-水(4∶96)配制成浓度为25 μg/ml的溶液,作为天麻素对照品溶液。
       样品溶液制备:按处方量的1/20称取天麻、川芎、当归,按正交因素表中的各因素水平,采用L9(34)正交实验,进行回流提取,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约80 ml,定量转移至100 ml容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滤液25 ml,浓缩至近干,残渣加乙腈-水(4∶96)混合溶液溶解,转移至25 ml量瓶中,并用乙腈-水(4∶96)混合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1 ml,并用乙腈-水(4∶96)混合溶液稀释至10 ml,摇匀,滤过, 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液的制备:取缺天麻的其余药材按样品溶液的制备进行相同操作,即得。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液各20 μl,进样,记录色谱图。见图1。A-对照品 B-供试品 C-阴性对照液图1 醇提部分测得的HPLC图
       线性范围: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天麻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配制成浓度为50 μg/ml的天麻素对照品溶液,作为贮备液。分别精密吸取浓度为50 μg/ml的天麻素对照品溶液0.5,1,2 ,3,4 ,5 ml于1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分别进样20 μl测定其峰面积,以天麻素进样量为横坐标,以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标准曲线方程为Y= 35.468X+54.536,r= 0.999 1,在0.05~1.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1.2 醇提取工艺研究处方中天麻、当归、川芎的主要有效成分在乙醇中均有较好的溶解度[2],故以一定浓度的乙醇为提取溶剂,既保证了充分提取出有效成分,又可避免水提取液较为黏稠给后期工艺带来的不便。
       以天麻的有效成分天麻素含量为指标,选择L9(34)正交表设计正交实验,考察乙醇浓度(A)、溶剂用量(B)、提取时间(C)和提取次数(D)的影响。因素、水平安排见表1。结果见表2~3。表1 醇提工艺正交设计的因素和水平 表2 醇提工艺L9(34)正交实验统计表3 乙醇提取工艺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工艺影响的为:提取次数(D)> 乙醇浓度(A)> 醇倍数(B)> 提取时间(C),且D因素有显著性影响。结合极差分析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A2 B1C2D3,即乙醇浓度为70%,加醇量为6倍,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以3次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正交实验所得的最佳工艺,制备供试品溶液,测定天麻素的含量都比较稳定,说明正交筛选的工艺是合理的。
       2.2 天冰调督胶囊水提部分提取工艺研究
       2.2.1 芍药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SinoChrom ODS-BP柱(5 μm,4.6 mm×150 mm,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15∶8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25 ℃;进样量20 μl。
       样品溶液制备:按处方量的1/40称取白芍、酸枣仁(炒)、桑寄生、珍珠母等药材,按正交因素表中的各因素水平,进行回流提取,滤过,滤液浓缩至约80 ml,定量转移至100 ml容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滤液50 ml,蒸干,烘烤至恒重,计算出膏量;再精密量取滤液5 ml,置25 ml量瓶中,用7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芍药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配制成浓度为32 μg/ml的溶液,作为芍药苷对照品溶液。阴性对照液:取缺白芍的其余药材按样品溶液的制备进行相同操作,即得。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液各20 μl,进样,记录色谱图。见图2。A-对照品 B-供试品 C-阴性对照液图2 水提部分测得的HPLC图
       线性范围: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芍药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配制成浓度为80 μg/ml的芍药苷对照品溶液,作为贮备液。分别精密吸取浓度为80 μg/ml的芍药苷对照品溶液0.5,1,2,4,8 ,10 ml于1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分别进样20 μl测定其峰面积,以芍药苷进样量为横坐标,以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标准曲线方程为Y = 21.276X - 23.218,r= 0.999 4,在0.08~1.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2.2 水提工艺研究除天麻、当归、川芎、冰片和琥珀外,其余药材用水煎煮,以白芍中芍药苷含量为指标,选择L9(34)正交表设计正交实验,考察加水倍数(A)、提取时间 (B)、提取次数(C)的影响。因素、水平安排见表4。结果见表5~6。表4 水提工艺正交设计的因素和水平表5 水提工艺L9(34)正交实验统计
       从方差分析结果可看出各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为:提取次数(C)>加水倍数(A)> 提取时间(B),且C因素有显著性影响。结合极差分析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A3B3C3,即加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3 h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考虑到A 与B因素项下,水平3与2相差较小;从节约能源、时间、保证提取率等多因素综合考虑,水提取工艺拟采取A2 B2C3的条件为优选工艺,即加10倍量水,提取3次,2 h/次。  表6 方差分析
       2.2.3 工艺验证分别采用优选工艺和正交最佳工艺制备两批样品,芍药苷的含量都比较稳定,优选工艺所得平均含量为1.180%,正交最佳工艺所得平均含量为1.186%,可见优选工艺与正交最佳工艺相比差异不大,水提取工艺定为:加10倍量水,提取3次,2 h/次。
       3 讨论
       本处方由12味药组成,原工艺采用的是传统的水煎煮方法,由于本方组方复杂,各药味有效成分性质各异,简单的一锅煎煮不利于某些有效成分的提出。进行工艺改进时根据各药味性质和特点将其分为:①天麻、当归、川芎采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提取;②白芍、酸枣仁(炒)、桑寄生、珍珠母等采用水提取。这样既可较好地提取重要药味的有效成分,又保持了传统煎煮方法的特色,保证了药效的发挥。
       在预实验中发现天麻、当归、川芎的水煎煮液及低浓度乙醇液较粘稠,不利于有效成分溶出,出膏率高也不利于减少服用量,且乙醇浓度较低时药材中一些脂溶性成分提出率低;相反,由于天麻素为小分子极性化合物,其溶解性为在水、乙醇中溶解,若选用高浓度乙醇则不利于天麻素及其它极性化合物的提取完全,因此正交试验中选择60%,70%,80%的乙醇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用70%乙醇为溶剂时天麻素提取率较高,这与预实验中单因素试验结果一致。
       水提部分由于药材味数多,有效成分也较多,选用白芍中主要成分芍药苷为评价指标,正交最佳工艺与优选工艺差异不大,从节约能源、时间等多因素考虑,水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3次,2 h/次。
       从实验结果可看出煎煮次数对有效成分的提取量有较显著的影响,这也验证了中医临床汤剂制备时多采用2次煎煮合并滤液方法的合理性。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药物的特性,综合考虑节约能源、时间等因素,确定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
       【参考文献】
          [1] 郭国华.临床中药辞典[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 金文山,田德蔷.天麻的化学和药理研究概况[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0,2(6):21.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