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接骨巴布膏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作者:宋文娟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接骨巴布膏,;,,制备;,,,质量控制;,,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制备接骨巴布膏,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方法根据协定处方接骨散,采用水溶性高分子复合基质与中药提取物制成接骨巴布膏。结果处方配伍及制备过程合理,临床疗效明显提高,总有效率为98.0%。结论接骨巴布膏制备工艺合理可行,质量稳定,符合临床使用的要求,值得推广。
       关键词:接骨巴布膏 ;  制备;   质量控制;  临床应用
       我院协定处方接骨散,原为散剂,使用时用醋调后涂于患处,非常不方便,疗效不佳。通过实验改为巴布剂。采用水溶性高分子复合基质与中药提取物制成接骨巴布膏,并通过临床实践验证,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处方组成
       1.1  药材续断4 g,骨碎补4 g,延胡索2 g,当归4 g,秦艽2 g,独活2 g,乳香4 g,没药4 g,木香2 g,白芷2 g,虎杖2 g,自然铜2 g。
       1.2  基质明胶3 g,氮酮0.3 g,阿拉伯胶4 g,聚乙二醇4 005 g,聚丙烯酸钠4 g,甘油4 g,氧化锌0.2 g。
        2  制备工艺
       2.1  醇提取处方药材粉碎成粗颗粒(10目)100 g,加入95% 乙醇300 ml,提取3次,第1次2 h,第2次1 h,第3次40 min ,趁热过滤,合并醇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相对密度1.23)备用。
       2.2  基质的制备取明胶、阿拉伯胶加适量水溶胀,加热使溶解,在50℃水浴中,不断搅拌,依次加入氧化锌、聚乙二醇400、以及聚丙烯酸钠、甘油、氮酮三者混合物(聚丙烯酸钠、甘油、氮酮在研钵中研均匀)混合均匀即得。
       2.3  制膏及涂布取中药提取浸膏与基质在50℃水浴恒温加热,搅拌20~40 min混合均匀,将其涂于无纺布上,盖衬,剪成9 cm×12 cm块,包装即得。
       3  质量控制
       3.1  性状本品棕褐色片状巴布贴膏,气芳香。
       3.2  外观膏面光洁,厚薄均匀,色泽一致,无脱膏,发粘现象。
       3.3  检查
       3.3.1  含膏量取接骨巴布剂1片,除去盖衬,精密称定,置烧杯中,加适量水,加热煮沸至布与膏分离后,将布取出,用水洗涤至布面无残留膏体,晾干后,在105℃烘箱中干燥30 min,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 min。精密称定,减失重量即得为膏重不得少于1.5 g。
       3.3.2  其他应符合《中国药典》中巴布剂的有关规定。
        4  临床疗效观察
       4.1  病例选择采用住院病例和门诊损伤、骨折病例100人,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人。
       4.2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巴布剂,对照组给予散剂。外用,用时温开水清洁患处后,粘贴药膏,1帖/次,换药1次/周,或遵医嘱。
       4.3  疗效标准肿胀、疼痛的症状全部消失,骨折愈合,功能活动恢复正常为痊愈;肿胀、疼痛的症状明显减轻,骨折愈合,功能活动基本恢复,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为显效;主要症状、次要症状及功能活动有所改善为有效;用药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无效。
       4.4  临床疗效结果结果见表1。
       4.5  刺激性检测用药部位正常状态,无皮肤瘙痒、发疹、发红、水泡等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治疗结果(略)
       与对照组比较,*P<0.05;n=50
         5  讨论
       本制剂中骨碎补、续断活血疗伤,补肾壮骨;自然铜行血化滞,散瘀止痛,能接骨以疗折伤;乳香、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当归,延胡索入肝,活血行气;虎杖活血定痛;木香、白芷、秦艽行气祛风,消肿排脓,通达经脉;全方合用接骨、舒筋、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药行表里经脉,经筋皮节;骨、筋、血、气同调,肝肾并行,而收标本共治之功。我院骨伤科将本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效果良好,未发现不良反应。本品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临床疗效显著。而且接骨巴布膏属巴布剂,有效成分易于皮肤吸收,起效快,且可保持患处的药物浓度,使作用效果长久。与用散剂外敷相比,有起效快,作用长久,有效率高的优势,而且易于操作和清洁,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Ⅱ部 [S].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9.
       [2]  范碧亭.中药药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20.
       (河南省焦作市中医医院  454150)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