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继承 创新 三版 增补 ―喜读《施今墨对药》第3版
作者:谢海洲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 第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继承
       在本书第2版发行时我曾写过书评:“药对简便、实用、效确”。并说:“现代医学著作几年就要改版更新,如 《中国药典》每5年出一新版,增删改动与时俱进,保持着“新”就是与国外相比,也可列入先进行列。吕景山医师著的施今墨对药,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不断增加新材料,新经验,既弘扬了施老的先进思想,又有个人创新之举,我读过2版,掩卷而思之曰佩服、佩服。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吕景山大夫可谓达到此境地。我虽进入老年行列(当时已80岁),但愿5年后还能看到吕大夫再版药对,吾将拭目以待”。今3版我看到了,且写了几句读后感。
       一般中医出书1版已属正常,能出2版不多见,出了3版更少见了,本书为什么能出3版?因为读者需要而且欢迎。读者为什么欢迎?因为经验独到,可资效法。这本药对创始者施老而继承者祝谌予、李介呜诸老,继而为本书编著者吕景山大夫。在1961年北京中医学院第一班毕业实习时上山下乡下矿井,为工农兵服务的口号下,带教老师要讲课辅导,当时听讲者百万余人,而能如吕医师所独为之发扬光大,这与执着、锲而不舍有关。吕同学在学习中具有韧性,他想学到的一定弄个水落石出、钻研到底,今天的第3版,累积印数63000册,如此向读者表示成绩,以臻佳境。
通读第3版一过,我体会本书有如下特点:
       1 着重阐释施老经验,兼及其余
       施老的经验来源于临床,而且多有古书出处,可以说施老是善于临床,勤读古籍的人,而能将古籍之经验,用之于临床得心应手。施老第子前后不下600人,而独能以小第子吕景山所引伸应用,挖根向底,找到其出处,验之于临床,取得确切的疗效,从而能引经据典,如数家珍,坚持研究,锲而不舍的精神,此项研究坚持40年。
         2 修订版能与时俱进
       本次修订,突出经验与体会,“经验”一项为3版之重点,每味对药不说每对皆有,概括来说已占90%以上,因为经验是个人临床所取得,可以说是羽翼,用现代话是“发展”,这不同于以往的“疏、注、述”而已,所以我称之“与时俱进”。
         3 增添小验方,不同对药有比较
       书中突出施门不少小验方,小经验,如治荨麻疹第50页,又如P.4用荆防时与麻桂,银翘对比,曰“麻桂嫌热,嫌猛,用银翘嫌寒时,荆防最为相宜”,有比较,很适用。又可取代用如葱白豆豉,可代麻黄汤(麻、桂、杏、草)。又可以用代茶饮,如薄荷钩藤。又代用品,如浮小麦可以小麦代或麸皮代之等。
         4 增加“附”项,可认为是应用与小结,也可以认为是本章小归纳性的意见,便于临床参考
       如对药治疗咳喘四法,胃肠论治十法,泄泻治疗九法,出血症论治五法,常见出血症的治疗,降血压十法等,虽然能于施老其它著作中见到,但经著者整理,放在每章之后,可以认为是小结,也可以做为扩展应用与归纳性的文字,前后对应,相互辉映。
         5 增加索引,便于检索及应用
       按笔划顺序,由2到19划,收入337中药名,与24章347对药可相互查阅,方便读者。
       6  少有错别字及误排处
       如眉字第二十四章,误印为第二十三四章,在第393,395,397,399,401,403,405诸页。
       第81页第14行最后一句话,二者不可辨应加一“不”字,即:为二者不可不辨。
       第87页倒数6行第3字应去掉“如”字。
       第92页第6行倒数第11字“水”应改为“火”。
       第246页倒数第12行倒数第9字和倒数第14行倒数第5字“”应为“芦”字之误。
       乌贼骨,浙贝母同用名“乌贝散”对药治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实出自王药雨先生发表于中医杂志1952年,王先生解放前施先生曾聘为华北国医学院教授中药学,王先生解放后供职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退休后供职天津蓉顺隆制药厂从事剂型改进工作,以后药典收载。
       总之吕景山著《施今墨对药》如此受读者欢迎,一版、再版、三版发行修订,因为该书适用于临床医生,可以装订成袖珍本今又称口袋书,便于装入白大褂中,随时参考取用。吕景山医师发挥施老精神,阐述施老临证心得用语有文学色彩,也是使读者欢迎的一个方面,听说不久吕医师将以另一新著问世,《糖尿病中医治疗与调整》吾将拭目以待。预祝早日与读者见面,为祷祝也。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收稿日期:20050509;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