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乳癖消贴膏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作者:宋慎凤, 胡修标, 李湘奇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 第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乳癖
       摘要:目的探讨乳癖消贴膏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105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乳癖消贴膏外用和乳癖消片口服,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和乳腺组织灰阶度,彩色多普勒血流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74.67%、53.33%,总有效率分别为94.67%,80%,P<0.05,治疗组在改善乳腺组织灰阶度和彩色多普勒血流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癖消贴膏治疗乳腺增生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能改善乳腺组织的灰阶度,调整腺体的血流信号。
       关键词:乳腺增生病;乳癖消贴膏;疗效观察;彩色多普勒血流
       乳腺增生病是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性疾病,既非炎症,也非肿瘤,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可发生在青春期开始后的任何年龄阶段,但以中年妇女最多见。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具有明显的优势和较稳定的疗效。笔者采用乳癖消贴膏外敷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有关乳癖的诊断依据:①多数在乳房外象限有扁平肿块,扪之有豆粒大小韧硬结节,可有触痛,肿块边界欠清,与周围组织不粘连;②乳房可能胀痛,每随喜怒而消长,常在月经前加重,月经后缓解;③多见于20~40岁妇女;④乳腺近红外线扫描有助诊断。必要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排除其他乳房病变。
       1.2 一般资料105例病人,按照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5例,年龄21~53岁,平均(39.2±3.5)岁;病程1个月~9年,平均(23.4±4.8)月;单侧乳房发病21例,双侧乳房发病54例。对照组30例;年龄19~52岁,平均(40.1±3.8)岁;病程1个月~12年,平均(24.6±4.3)月,单侧乳房发病9例,双侧乳房发病21例。据统计学分析,两组资料在年龄、病程、病情上分布基本相似,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采用乳癖消贴膏(沈阳辽河制药厂生产)外敷于患处,自月经来潮第14天起,到下次月经来潮止,1次/d,14 d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对照组采用乳癖消片(辽宁省桓仁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口服,5片/次,2次/d,自月经来潮第14天起,到下次月经来潮止,14 d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
       2.2  观察项目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乳腺近红外线扫描检查,乳腺彩色多普勒血流变化。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乳房肿块及乳痛消失,为治愈。乳房肿块缩小,疼痛减轻或消失,为好转。乳房肿块及疼痛无变化,为未愈。
       3.2 治疗结果治疗组75例,治愈56例(74.67%),好转15例(20%),未愈4例(5.33%),总有效率94.67%;对照组30例,治愈16例(53.33%),有效8例(26.67%),未愈6例(20%),总有效率80%,经Ridit分析,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3.3 乳房近红外线扫描乳腺CDI分级、血管分型参照《现代乳腺影像诊断学》[2],于黄体期检测。结果见表1。表1 治疗前后近红外线扫描对照组别(略)                                                                                                     
  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改善乳腺组织灰阶度和乳房血管变化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
       3.4 乳腺彩色多普勒血流变化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血流信号分级及血流参数判定,按Adler方法[3],于黄体期测定,结果见表2。表2 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及参数对照(略)                                                                                                        
  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改善乳腺组织的血流信号和降低血流阻力指数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乳腺增生病以乳房出现肿块和胀痛,随着月经的周期性变化而表现出相应的加重或减轻为特征,属于祖国医学“乳癖”的范畴。其病机特征是本虚标实,以肾虚冲任失调为本,肝郁脾虚、痰凝血瘀为标,病位涉及到肝脾肾。现代医学认为内分泌紊乱是造成乳腺增生病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表明[4],本病患者黄体期雌二醇(E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妇女,而孕酮(P)水平偏低,黄体期P与E2的比率(PEL)明显低于正常妇女,存在着黄体功能不足的特征;卢振初等[5]认为本病主要与雌激素的浓度升高有关,李道坊等[6]进一步研究提出卵泡期雌二醇E2水平低下,不能建立正常的负反馈是发病关键,席玉洁[7]的研究证实,本病还与黄体期的催乳素(PRL)增高密切相关,阙华发等[8]研究发现,乳腺增生病是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失调或紊乱为中心的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综上所述,孕激素(P)分泌不足,E2相对或绝对过高,长期刺激乳腺组织,而缺乏孕激素的节制和保护作用,以及PRL异常升高,进而影响了乳腺组织正常节律性变化,使其增生过度、复旧不全,引起乳腺导管上皮和纤维组织不同程度的增生,高E2、高PRL,低P是本病发生的内分泌基础。
       乳腺增生病的病理改变是非炎症性、非肿瘤性的以乳腺主质不同程度增生为主要表现的病变,表现为小叶和腺泡数量的增多、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和小叶间水肿,末稍导管扩张及纤维结缔组织的增生,囊肿形成,囊内分泌物积聚。近红外线扫描见散在的点片状灰影或条索状云雾状灰影,在血管末稍处最明显,血管可增多、增粗呈网状或见树枝状改变,血管可模糊不清,但多呈对称性分布,合并囊肿时,出现蜂窝状不匀透光区。高频声像显示乳腺增生病多为某象限正常腺体层后方片状回声增强区,有粗大的光斑及光点或合并见低回声液性暗区、强弱不匀的结节图象,血液信号色彩较淡,呈星点状、短棒状,为低阻力型血流,这和中医学认为痰浊、瘀血为乳癖的主要病理产物的观点相吻合。
       乳癖消贴膏主要由木香、夏枯草、三七、赤芍等等组成,有软坚散结、活血止痛、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症见乳房结块、肿痛、压痛的气滞血瘀、痰凝互结的乳癖,临床研究发现,其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乳腺组织的灰阶度,调整乳腺组织的血流动力均优于乳癖消片剂,应用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5.
       [2]胡永生.现代乳腺影像诊断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2,100.
       [3]Adler DD Carson PL, Rubin JM, et al.Doppler ultrasound color flow imaaging in the study of breast cancer:Preliminary[J].Ultrasound Med Biol,1990,16:553.
       [4]陆德铭.实用中医乳房病[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3:121.
       [5]卢振初,周淑英,罗宇慧,等.乳痛灵治疗乳腺增生症实验观察[J].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7,3(1):24.
       [6]李道坊,陆德铭,许能.调和冲血法治疗乳腺增生症27例临床观察[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5):270.
       [7]席玉洁.疏肝消核方治疗乳腺增生症43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1990,18(8):36.
       [8]阙华发,陈红风,陆德铭,等.乳宁冲剂对乳腺增生病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及淋巴细胞DNA修复功能调节作用的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9):529.
       作者简介:宋慎凤(1963),女(汉族),山东滕州人,现任山东省滕州市中医医院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乳腺、甲状腺疾病的治疗研究工作.
       (山东省滕州市中医医院277500)
       收稿日期:20050203;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