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中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作者:卢先明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 第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中药
       关键词:中药资源;药源;开发
                       
  资源的开发是对资源进行调整,以达到利用而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过程。资源的利用是对已开发的资源进行有目的使用,将其加工和制成新产品等。中药资源开发原则是:合理开发,有效利用。
        1  挖掘整理本草,寻找新药源
       中药资源的开发研究和利用,要结合对《本草纲目》的挖掘整理,从而寻找新的药源,如对《本草纲目》等经典著作进行品种考证、整理,从现代分类学的角度看,相当多的中药为多基源品种,如黄芪、党参、贝母、贯众、土鳖虫、水蛭等。多基源品种,虽然造成了药材品种混乱,但也为寻找新药,新资源提供了线索和依据。不同时期的本草资料,也会反应出不同历史时期药物品种的变迁情况。反应出当时新品种、新资源不断被利用的情况。
         2 挖掘整理民族医药,寻找新药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十分广阔,各民族各有自己千百年来积累了独特的传统医药经验。如民族医药的《四部医典》《蒙医医典》《藏药志》等,其中柯子、山楂、余甘子、蛤蚧、狼舌、雕粪等,与中医的用法有明显的不同,其中尚有许多单验方,如用蛋黄油治皮肤病,用禽胆治疗百日咳等。许多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浓厚的民族特色,为祖国医药增添了异彩。将其进行深入地挖掘整理,从而寻找出新药源。
         3  扩大药用部位,寻找新药源
       传统的用药,往往药用动、植物的某一部位或某几个部位,其余弃之。许多品种经现代研究发现,未入药的部位,亦有类似的药用成分。如斑蝥,传统药用,一般要去头、足、翅等。经研究证明均含有斑蝥素,仍然可以入药,龟甲传统用药,只用腹甲,经研究证明背甲均可入药。杜仲、黄柏、厚朴、银杏、大黄等传统的用药,一般不用其叶,经研究证明均有药用价值。有的品种已开发出了新的药源。
         4 变害为宝,寻找新药源
       许多有害的生物,常给人类带来生产的破坏,疾病的传播,经济的损失等。每年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若将这些有害的生物开辟为新的药物资源,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如近年来,对蟑螂进行研究,发现其有较强的抗癌活性,用于皮肤病、肺结核、肺癌均有较强的治疗作用。此外,蝗虫、白蚁、天牛等均属农业、林业害虫,经对其研究证明均可供药用,从而寻找出新的药源。
        5 从其它废料中挖拙,寻找新药源
       每年世界上有数10亿吨工业、农业副产品、废料、残渣,其中有不少副产品、废料、残渣可以再利用,有的也是制药原料,变废为宝,从而寻找新药源。如从蚕的粪便中提出叶绿素铜钠盐,为一种水溶性叶绿素衍生物用于治疗肝脏疾病,胃及十二指溃疡和白细胞减少症,(亦为国内广泛利用的安全性法定的食用色素之一)蚕蛾中研究出补肾壮阳成分,用鱼鳞熬制的鱼鳞胶,有滋阴、止血的作用。
       从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中筛选寻找新的药物资源大有前途,尤其是中药材日趋紧缺的情况更是如此。一般每一种动、植物都具有某种或数种的潜在的药用活性。因此,从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中去寻找新的药用资源,是一项重要的策略。通过横向的扩展,纵向的深入研究,必将会有更多更好的中药新药问世。
         参考文献:
       [1]万德光,吴家荣.药用动物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111.
       [2] 杨仓良.动物本草[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3.
       [3] 张宝国,张大禄.动物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566.
       [4] 杨春树.药用植物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405.
       [5]王文全,沈连生.中药资源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152.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610075)
       收稿日期:20050315;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