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苍生司命
苍生司命卷六   目痛证(四十二)
明 · 虞抟
下载:苍生司命.txt
本书全文检索:
       《内经》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睛。睛之窠为眼,肾之精为瞳子,心之精为眼窠之总络,肝之精力黑眼,肺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是故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然脏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又皆禀受于脾土,而上贯于目以为明。故目者,心之使;心者,神之舍也。苟精神烦乱,则视歧,观一物而为两;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
       由此观之,则治目者,若不兼型理脾胃及养血安神,不可治标不治本也。河间曰:在腑则为表,当除风散热;在脏则为里,宜养血安神。如暴失明,昏涩翳膜,眵泪斑入眼,皆风热属表也,宜表散以去之。如昏弱不欲视物,内障见黑花,瞳子散大,皆里也,属血少劳神肾虚故也,宜养血安神,补水以调之。又瞳子散大,皆辛热所为,当除风热,凉血益血,以收耗散之气。芩、连苦寒,除邪气之盛为君;归身、生地,凉血养血为臣;五味酸寒体浮,收瞳子散大,地骨、天、麦泻肾热补气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苍生司命目录
苍生司命首卷
   经论总抄
   四言举要
   内景图
   风寒感冒
药性
苍生司命卷一
   中风、真中、类中论
   中风证(一)
   中气证(二)
   胃风证(三)
   瘟疫证(四)(附虾蟆瘟、大头瘟)
   斑疹证(五)
   内伤证(六)
苍生司命卷二
   暑证(七)
   燥证(八)
   湿证(九)
   火证详论(十)
   郁证(十一)
   痰证(十二)
苍生司命卷三
   咳嗽(十三)
   哮喘证(十四)
   疟证(十五)
   霍乱(十六)
   泄泻(十七)
   痢证(十八)
苍生司命卷四
   呕吐(十九)
   膈噎证(二十)
   呃逆(二十一)
   吞吐酸证(二十二)
   嘈杂嗳气证(二十三)
   痞满(二十四)
   肿胀证(二十五)
   臌证(二十六)
苍生司命卷五
   积聚痞块癥瘕痃癖肠覃石瘕(二十七)
   虚损成劳证(二十八)
   眩晕证(二十九)
   头痛证(三十)
   胃脘心痛证(三十一)
   腹痛证(三十二)
   腰痛证(三十三)
   胁痛证(三十四)
   背痛证(三十五)
苍生司命卷六
   诸气证(三十六)
   疝气证(三十七)
   脚气证(三十八)
   痛风证(三十九)
   痿证(四十)
   麻木证(四十一)
   目痛证(四十二)
   耳病证(四十三)
   鼻证(四十四)
   口病证(四十五)
   齿病证(四十六)
苍生司命卷七
   血证(四十七)
   小便血证(四十八)
   大便血证(四十九)
   汗证(五十)
   痓证(五十一)
   厥证(五十二)
   癫狂痫(五十三)
   健忘怔忡惊悸证(五十四)
   三消证(五十五)
   赤白浊证(五十六)
   梦遗精滑二证(五十七)
   淋秘证(五十八)
   大便秘结证(五十九)
苍生司命卷八
   疸证(六十)
   痔漏证(六十一)
   调经证(六十二)
   崩漏证(六十三)
   带下证(六十四)
   胎前诸证(六十五)
   产后诸证(六十六)
   五脏气绝论(六十七)
   六腑气绝论(六十八)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