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济阳纲目
卷十二:脾胃   论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
明 · 武之望
下载:济阳纲目.txt
本书全文检索:
       东垣曰:夫脾胃虚,则湿土之气溜于脐下,肾与膀胱受邪。膀胱主寒,肾为阴火,二者俱弱,润泽之气不行。大肠者,庚也,燥气也,主津;小肠者,丙也,热气也,主液。此皆属胃,胃虚则无所受气而亦虚,津液不濡,睡觉口燥咽干,而皮毛不泽也。甲胆,风也,温也,主生化周身之血气;丙小肠,热也,主长养周身之阳气。亦皆禀气于胃,则能浮散也,升发也。胃虚则胆及小肠温热生长之气俱不足,伏留于有形血脉之中,为热病,为中风,其为病不可胜纪。青赤黄白黑,五腑皆滞。三焦者,乃下焦元气生发之根蒂,为火乘之,是六腑之气俱衰也。腑者,府库之府,包含五脏及形质之物而藏焉。且六腑之气,外无所主,内有所受,感天地之风气而生甲胆,感暑气而生丙小肠,感湿化而生戊胃,感燥气而生庚大肠,感寒气而生壬膀胱,感天一之气而生三焦,此实父气无形也。风寒暑热燥火,乃温热寒凉之别称也。行阳二十五度,右迁而升浮降沉之化也。其虚也,皆由脾胃之弱。以五脏论之,心火亢甚,乘其脾土,曰热中。脉洪大而烦闷。《难经》云:脾病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动气筑筑然,坚牢如有积而硬,若似痛也,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