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济阳纲目
卷十四:噫气   论噫为火土气郁
明 · 武之望
下载:济阳纲目.txt
本书全文检索:
       准绳云:《内经》所谓噫,即今所谓嗳气也。“宣明五气论”曰:心为噫。“痹论”曰: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至真要大论”曰:太阳司天,少阴之复,皆为哕噫。“刺禁论”: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阴阳别论”: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脉解”:太阴所谓上走心为噫者,阴盛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曰上走心为噫也。此乃噫从心出者也。“至真要大论”曰:厥阴在泉,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玉版论”:太阴终者善噫。“灵枢”云:足太阴是动,病腹胀善噫。又云: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为噫。仲景谓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是故能噫(卫出上焦)。又云:上焦不归者,噫而酢酸(不归,不至也。上焦之气不至其部,则物不能传化,故噫而吞酸)。由是观之,噫者是火土之气郁而不得发,故噫而出。王注解心为噫之义,象火炎上,烟随焰出,如痰闭膈间,中气不得伸而嗳者,亦土气内郁也。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