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济阳纲目
卷四:中湿   论治湿大法
明 · 武之望
下载:济阳纲目.txt
本书全文检索:
       贾真孙曰:湿为土气,热能生湿,故夏热则万物湿润,秋凉则万物干燥。湿病本不自生,因热而怫郁,不能宣行水道,故停滞而生湿也。况脾土脆弱之人,易为感受。岂必水不流而后为湿哉。人只知风寒之威严,不知暑湿之炎暄,感人于冥冥之中也。《原病式》云:诸痉项强,积饮等证,皆属于湿。或胕肿体寒而有水气,必小便赤少。或渴,是蓄热入里极深,非病寒也。大抵治法,宜理脾清热利小便为上。故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宜桂、苓、甘露、木香、葶苈、木通治之。守贞师曰:葶苈木香散下神芎丸,此药下水湿,消肿胀,利小便,理脾胃,无出乎此也。腹胀脚肿甚者,舟车丸下之。湿热内深发黄,茵陈汤下之,或佐以防己、黄芪。一身尽肿痛,或无汗,是湿流关节,邪气在表,宜五苓散加官桂、苍术微汗之,不可大汗。若自汗出多,热燥津液,内水不利,切勿利之,重损津液也,宜防风白术甘草汤主之。其湿证有二,湿热证多,湿寒证少,当以脉证明辨之,如脉滑数,小便赤涩,引饮自汗为湿热证,若小便自利清白,大便泻利,身疼无汗,为湿寒证。治之宜五苓散加生附、苍术、木瓜主之。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