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济阳纲目
卷百五:口唇舌病   论
明 · 武之望
下载:济阳纲目.txt
本书全文检索:
       虞氏曰:《内经》云: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夫口之为病,或为重舌木舌,或为糜烂生疮,或见酸、苦、甘、辛、咸味,原其所因,未有不由七情烦扰,五味过伤之所致也。经曰:阴之五宫,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也。是以肝热则口酸,心热则口苦,脾热则口甘,肺热则口辛,肾热则口咸。有口淡者,知胃热也。外有谋虑不决,肝移热于胆而口苦者,亦有脾胃气弱,木乘土位而口酸者,或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生疮溃烂,则伤寒狐惑之证。上唇生疮,虫食其脏,下唇生疮,虫食其肝也。又舌吐不收,名曰阳强,舌缩不能言,名曰阴强,为病种种不同,各宜类推而治之。
       选要论曰:口者脾之窍,舌者心之苗,齿者肾之标,故诸经多有会于口者。盖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运化津液,以养五气。五气者,五脏之气也。节宣微爽,五脏之气偏胜,由是诸疾生焉。故口臭者,乃脏腑臊腐之气,蕴积于胸臆之间而生热,冲发于口也。口疮者,脾气凝滞,加之风热而然也,治之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