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医宗金鉴
外科卷下 \ 足部   足跟疽
清 · 吴谦
下载:医宗金鉴.txt
本书全文检索:
       【方歌】足跟疽生脚挛根,状如兔咬紫红焮,阳跷积热溃难敛,初宜隔蒜艾灸勤。
       【注】此证生足跟,俗名脚挛根,由脏腑积热,汗出涉水,远行伤筋而成。初肿红紫疼痛,溃破脓水淋沥,状如兔咬。经云兔啮状如赤豆,至骨急治,迟则害人。盖谓毒之深恶也,属足太阳膀胱经,穴名申脉,即阳跷脉发源之所,又系肾经所过之路。疮口久溃不合,阳跷脉气不能冲发,肾气由此漏泄,以致患者益虚。初起宜隔蒜片灸之,服仙方活命饮加肉桂、牛膝;溃后宜补中益气汤、人参养荣汤、桂附地黄丸随证滋补治之。余按痈疽溃疡门。《海藏》云:免囓久不收敛,用盐汤洗之,白术研末撒之,两日一易,谨戒一切劳碌即效。
       方剂:隔蒜灸法(见首卷灸法)
       仙方活命饮(见肿疡门)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