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六因条辨
六因条辨卷下   白瘖条辨计四条
陆廷珍
下载:六因条辨.txt
本书全文检索:
       白瘖条辨第一
       白瘖末见,发热身痛,面色晦滞,舌苔粘腻,胸腕不爽,呕恶便溏,脉大而缓,此热蕴蒸。宜用黄连温胆汤加杏仁、蒌皮、通草、豆卷等昧,通泄三焦也。
       瘖之初发,必由湿热化蒸,气分不清。盖湿必阻气,热亦伤气。湿既化热,熏蒸肺胃,其邪自胃达肺,由肺出表,从汗而泄,则粒似细栗,色似水晶,故东南湿热之地,最多白瘖,西北风燥之区,每盛斑疹。考古医书,只有斑疹,而无白瘖,惟近世南医辈出,始得论及,然亦略而不备,殊不知大江以南,地卑气湿,每至夏秋暑秽熏蒸之际,但觉身热不已,面色晦滞,舌色腻浊,此即湿热之状,有诸内则形诸外也,且湿乃重浊之邪,热为熏蒸之气,先伤气分,最易化热,故胸腹必闷,脉大必缓,矧呕恶便溏,皆邪布三焦,气化失清之症。故用半夏、茯苓流通中腕,加杏仁、蒌皮宜豁土焦,通草、豆卷渗利下焦,合黄连、积实泄满,竹茹、陈皮理气,俾三焦气机得宜,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