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本草纲目
木部第三十六卷 木之三   木天蓼
明 · 李时珍
下载:本草纲目.txt  《本草纲目》.chm
本书全文检索:
       (《唐本草》)
       【校正】并入《拾遗》小天蓼。
       【释名】时珍曰∶其树高而味辛如蓼,故名。又马蓼亦名天蓼而物异。
       【集解】恭曰∶木天蓼所在皆有,生山谷中。今安州、申州作藤蔓,叶似柘,花白,子如枣许,无定形,中瓤似茄子,味辛,啖之以当姜、蓼。
       藏器曰∶木蓼,今时所用出山南凤州。树高如冬青,不凋。不当以藤天蓼为注,既云木蓼,岂是藤生?自有藤蓼耳。藤蓼生江南、淮南山中,藤着树生,叶如梨,光而薄,子如枣,即苏恭以为木天蓼者。又有小天蓼,生天目山、四明山,树如栀子,冬月不凋,野兽食之。是有三天蓼,俱能逐风,而小者为胜。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