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本草纲目
草部第十二卷 草之一   人参
明 · 李时珍
下载:本草纲目.txt  《本草纲目》.chm
本书全文检索:
       (《本经》上品)
       【释名】人 (音参。或省作 )、黄参(《吴普》)、血参(《别录》)、人衔(《本经》)、鬼盖(《本经》)、神草(《别录》)、土精(《别录》)、地精(《广雅》)、海腴、皱面还丹(《广雅》)。
       时珍曰∶人KT 年深,浸渐长成者,根如人形,有神,故谓之人 、神草。 字,从,亦浸渐之义。 ,即浸字,后世因字文繁,遂以参星之字代之,从简便尔。然承误日久,亦不能变矣,惟张仲景《伤寒论》尚作KT 字。《别录》一名人衔衔乃 字之讹也。其成有阶级,故曰人衔。其草背阳向阴,故曰鬼盖。其在五参,色黄属土,而补脾胃,生阴血,故有黄参、血参之名。得地之精灵,故有土精、地精之名。《广五行记》云∶隋文帝时,上党有人宅后每夜闻人呼声,求之不得。去宅一里许,见人参枝叶异常,掘之入地五尺,得人参,一如人体,四肢毕备,呼声遂绝。观此,则土精之名,尤可证也。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