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本草纲目
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土茯苓
明 · 李时珍
下载:本草纲目.txt  《本草纲目》.chm
本书全文检索:
       (《纲目》)
       【校正】并入《拾遗》草禹余粮。
       【释名】土萆 (《纲目》)、刺猪苓(《图经遗》 时珍曰∶按∶陶弘景注石部禹余粮云∶南中平泽有一种藤,叶如菝 ,根作块有节,似菝而色赤,味如薯蓣,亦名禹余粮。言昔禹行山乏食,采此充粮而弃其余,故有此名。观陶氏此说,即今土茯苓也。故今尚有仙遗粮、冷饭团之名,亦其遗意。陈藏器《本草》草禹余粮,苏颂《图经》猪苓下刺猪苓,皆此物也,今皆并之。茯苓、猪苓、山地栗,皆象形也。
       俗又名过冈龙,谬称也。
       【集解】藏器曰∶草禹余粮生海畔山谷。根如盏连缀,半在土上,皮如茯苓,肉赤味涩。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