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普济方
卷二百七 泄痢门   总论
明 · 
下载:普济方.txt
本书全文检索:
       难经云,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盖胃者为黄,胃水谷海也,故 则 于 则 蓄 身体怯寒,伤暑者,面垢燥渴,渴引水浆,伤湿者,肌肉虚浮,肢体重着。冷则肠鸣肚冷,而手足凉,热则肠燥肚热,而手足温,冷热不调者,乍涩乍溏,由热积于内,不能去其积,徒以冷药水饮之,热气无所发泄,故冷与热兼而下注,其或冷积于中,不能去其滞,徒以热药压之,冷积不得宣,故热与冷合,而成泻泄,或涩或溏,里急后重,是其候也。外此则伤食一症,失饥伤饱,胃不能消,心腹膨胀,所下酸臭,治法当究其感受之源,然后为之施治,不究其源,吾恐决溃四出,莫知其终矣,然肠胃合气,以消水谷,水谷既分,安有所谓泄,人皆以泄为脾恙,而不知肾病有泄焉。肾泻何如,曰,腹痛无定,似痢非痢,骨弱面黑,脚下时冷者,是也。
       诸泄泻,用不换金散,服除湿汤之类,以去风湿,以安肠胃,此上品药也。次则温脾养胃之 骨节 姜,此 至若泄痢之后,腹满身疼,是则为表里俱病,先当温里,急与四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