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普济方
卷三十九 大肠腑门   大便秘涩不通(附论)
明 · 
下载:普济方.txt
本书全文检索:
       四十四难曰。七冲门何在。然。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 狐惑之病 下。治在夫胃大小肠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入出者也。入或伤于风寒 阴阳 坚闭 则滑 热。
       寒 火 耗散血液。至肺气闭塞。不能浸润。金受火郁。不能发声。经云肺主声。肢痛 戾者。风湿相搏。而遂成偏枯语言滞涩。手足不随也。然则中寒吐泻。亡液而成燥。亦已鲜矣。以有寒湿相郁。营卫不能开发贯注亦成偏枯。经云。诸涩枯涸。干劲皴揭。属于燥也。若风气壅滞。肠胃干燥。是谓风秘。胃蕴客热。口糜体黄。是谓热秘。下焦虚冷。窘迫后重。是谓冷秘。或因病后重亡津液。或因老弱血气不足。是谓虚秘。或肾虚小水过多。大肠枯虚。渴而多秘者。亡津液也。或胃实燥结。时作寒热者。中有宿食也。治法虽宜和顺阴阳。然疏风散滞。去热除冷。导引补虚之法。不可偏废。当审其证以治之。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