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伤寒门   伤寒杂治(附论)
明 · 
下载:普济方.txt
本书全文检索:
       夫风寒暑湿饮食劳倦。皆能为病。是为五邪。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 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是乃四时之气。然五邪所中虽不同。本皆外邪。大率同类。惟冬时严寒。其毒厉尤甚。人或中之。病在冬时。则名正伤寒。若邪毒藏于肌肤。至春时乘温而发者。为温病。若留连日久。至夏之时。乘盛暑而发。为暑病。所谓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是也。其病传之次。先客于太阳。其病令人头项痛。腰脊强。其脉尺寸皆浮。太阳不已。传于阳明。其病体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其脉尺寸皆长。
       阳明不已。传于少阳。其病胸胁痛而耳聋其脉尺寸皆弦。少阳不已。太阴受之。其病腹满体重。其脉尺寸俱微。太阴不已。少阴受之。其病口燥舌干而渴。或背微恶寒。其脉尺寸俱沉。
       少阴不已。厥阴受之。其病烦满舌卷囊缩。其脉尺寸俱缓。病之所传不过三阳三阴而已。其未满三日者。邪在阳经。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