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验方新编
卷二十一 引痘略   引痘撮要
清 · 鲍相璈
下载:验方新编.txt
本书全文检索:
       痘科之流传久矣,自昔遵用鼻苗,由肺传肝及脾肾,相攻相伐,逆传命门,攻出先天伏毒,毒因逆攻而出,发无定处,设遇蒙头、锁项、缠腰,以致变症丛生,调治不善,在在惊其险 。近有西洋传浆新法,点于两臂。以两臂消烁诸穴,属手少阳三焦,故浆自少阳传胆,相引相导,顺传命门,引出先天伏毒,毒随顺引而出,发于两臂,按日亮水、灌浆、结痂。所以症无烦杂,获效不劳,人人安于磐石,洵保赤万全之善术也。此法留传中夏,今师其术而行之者日益广,仆阅历斯道有年,颇于其理有得,细考《引痘略》书,晦而不显。但国师邱君,原绘点痘之图,虽指明其所当然,尚未透发其所以然,故后之学人,点法不一,不能无讹传之弊。然此道以审穴为要着,不得其审穴之法,其何以行之无误耶。按宋诏命明医所铸铜人明堂之图穴,有至当不易之理,其理固不可强不知以为知,又何可秘所知而不冀人以共知。于是谨遵《针灸大成》、《御纂医宗金鉴》,录集同身寸法,铜人背面两图,镌刻于后,俾有志斯道者,阅图知脏腑之分别,按经知穴分之所在,既辨其所当然,复深究其所以然。由是寻经审穴,传点得法,不致有毫厘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