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验方新编
卷十 小儿科痘症   发热
清 · 鲍相璈
下载:验方新编.txt
本书全文检索:
       痘者,胎中之阴毒也,必赖阳气以成之。小儿出痘大约发热三日,肌肉松透,然后能见点苗齐,热退乃真阳内伏,交会于阴。复发热三日,是运水到苗,以成清浆,浆足热退,及至养浆,真阳外出,发热三日,化毒以成脓,脓成热退而阳伏。毒既化脓,又必发热蒸干,方能结痂。痂落后真阳外出,蒸化斑点,谓之烧斑。倘有黑斑,乃是火衰,并非因吃盐酱之故,所谓痘禀于阴而成于阳也。如此,治痘之法,始终当以补气血扶阳气为第一义,用药以温补少加发散为首务。否则,气不足则痘顶不起,火不足则浆不稠,且恐厥逆腹痛,阴寒起而坏症作矣。
       或问曰∶痘宜温补,此理甚明,若兼发散,岂不伤气?不知纯用散药,汗多则伤气,少加发散药于温补药中,则血脉疏通,痘疮易出,无壅滞之患,受解散之功。所以古方补中益气汤内有升麻、柴胡,大温中饮内有麻黄,温中补气尚用散药,可见古人用心之妙。痘之初出,是断不可减去散药者也。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