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圣济总录
卷第二十一·伤寒门   伤寒可温
宋 · 太医院编
下载:圣济总录.txt
本书全文检索:
       论曰伤寒病虽有三阴三阳,然在阳则太阳病多,在阴则少阴病多,以二经为表里故也,至于阳明太阴病颇稀少,而少阳厥阴病又少也,然究观古人治阳明则多下,于少阴则多温,盖阳明者胃也,胃受病,则不恶寒反恶热, 汗出,大便秘,谵语潮热,须下之乃愈,若乃气弱本虚人,国中病,腠理寒邪气,更不经三阳,而便见少阴证,盖少阴者肾也,肾受病,则身冷恶寒,四肢厥逆,脉微细,心烦但欲寐,或自利而渴,须温之乃愈,虽然三阴病,大约可温,而古人特于少阴详言之者,则少阴病尤宜温故也。
       治伤寒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方
       附子(炮裂去皮脐二枚) 人参(一两) 白术(四两) 芍药 白茯苓(去黑皮各三两)
       上五味,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半,煎取七分,去滓温服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