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教材
《中医学》六版
下篇 第四章 外科病证   第二节 疖
下载:《中医学》六版.txt
本书全文检索:
       疖是指肌肤浅表部位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色红,灼热,肿痛,突起根浅,肿势局限,范围多在3厘米左右,易脓、易溃、易敛,可反复发作,以颈后、腋窝、臂部居多。现代医学亦称疖、疖病,或皮肤脓肿。
       【病因病机】 常因内郁湿火,外感风邪,两相搏结,蕴阻于肌肤所致;或夏秋感受暑毒而生。患疖儿童头部因处理不当,可使脓毒旁窜,如蝼蛄窜穴,在头顶部皮肉薄处蔓延,甚至可深达颅骨,称蝼蛄疖。若体质虚弱或有消渴者,容易染毒发病,并可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辨证论治】
       一、热毒蕴结
       [证候] 多见于气实火盛者,患处突起如锥,轻者1-2个,重者散发全身,伴发热、口渴、尿色深等热象,舌红,苔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上篇 第一章 导论
   简介
   第一节 中医学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的特点
   第四节 中医学的发展和展望
上篇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简介
   第一节 阴阳学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上篇 第三章 中医学的正常人体观
   简介
   第一节 脏腑
   第二节 精、气、血、津液
   第三节 经络
   第四节 体质
上篇 第四章 病因病机
   简介
   第一节 病因
   第二节 病 机
上篇 第五章 四诊
   简介
   第一节 望诊
   第二节 闻诊
   第三节 问诊
   第四节 切诊
上篇 第六章 辨证
   简介
   第一节 八纲辨证
   第二节 脏腑辨证
   第三节 卫气营血辨证
   第四节 六经辨证
上篇 第七章 防治原则与治法
   简介
   第一节 防治原则
   第二节 治法
上篇 第八章 中药
   简介
   第一节 中药基本知识
   第二节 中药分类及常用中药
上篇 第九章 方剂
   简介
   第一节 方剂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方剂的分类及常用方剂
上篇 第十章 针灸
   简介
   第一节 腧穴
   第二节 常用经穴
   第三节 经外奇穴
   第四节 针灸方法
上篇 第十一章 其他疗法
   第一节 耳针疗法
   第二节 推拿疗法
   第三节 拔罐疗法
下篇 第一章 内科病证
   第一节 感冒
   第二节 内伤发热
   第三节 咳 嗽
   第四节 喘 证
   第五节 血 证
   第六节 心悸
   第七节 胸痛
   第八节 不寐
   第九节 郁证
   第十节 胃痛
   第十一节 呕吐
   第十二节 泄泻
   第十三节 腹痛
   第十四节 便秘
   第十五节 胁痛
   第十六节 黄疸
   第十七节 臌胀
   第十八节 头痛
   第十九节 眩晕
   第二十节 中风
   第二十一节 水肿
   第二十二节 淋证
   第二十三节 腰痛
   第二十四节 消渴
   第二十五节 遗精
   第二十六节 痹证
下篇 第二章 妇科病证
   简介
   第一节 月经不调
   第二节 闭经
   第三节 崩漏
   第四节 痛经
   第五节 带下病
   第六节 不孕症
   第七节 妊娠呕吐
   第八节 恶露不尽
   第九节 缺乳
   第十节 产后汗出
下篇 第三章 儿科病证
   简介
   第一节 麻疹
   第二节 水痘
   第三节 惊风
   第四节 疳积
   第五节 痄腮
   第六节 小儿水肿
下篇 第四章 外科病证
   简介
   第一节 疔
   第二节 疖
   第三节 痈
   第四节 疽
   第五节 丹毒
   第六节 乳痈
   第七节 湿疮
   第八节 瘾疹
   第九节 痔
下篇 第五章 肿瘤
   简介
   第一节 病 因 病 机
   第二节 常 用 治 法
附录一 方剂索引
附录二 参考书目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