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药数据库 > 中药数据库

花叶子

本数据库共计 11239 个中药

《中华本草》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拼音名】Huā Yè Zi
【英文名】Smallflower Paphiopedilum
【别名】斑叶兰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硬叶兜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phiopedilum micranthum Tang et Wang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硬叶兜兰,多年生草本,高20-30cm。根状茎延伸;根粗而长,叶4-5片,长圆状舌形,较小,长5-9cm,宽.5-2cm,先端钝或浑圆,基部相互套叠成鞘状,质地坚硬,平展,两面有花斑纹。花葶直立,长25-30cm,密被褐色糙伏毛,仅具1花;花完全开放后甚大,直径可达7-8cm;萼片卵形或宽卵形,花瓣近圆形,均为黄色间以紫色斑纹;唇瓣呈椭圆状卵形的兜状,长约5cm,宽约4cm,粉红色,内面基部具白色长柔毛;退化雄蕊1,椭圆形,长约1cm,黄色,有紫色斑纹,雄蕊2,黄色。花期2-3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石山岩缝、荒坡、路旁杂草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凉
【归经】肺;心;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透疹;清心安神。主麻疹;肺炎;心烦失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性凉。有清热解毒,补脑安神的功能。用于麻疹、肺炎、神经衰弱。
【摘录】《中华本草》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部分内容,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