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药数据库 > 中药数据库

马蔺子

本数据库共计 11239 个中药

《中华本草》

【出处】出自《唐本草》
【拼音名】Mǎ Lìn Zǐ
【英文名】Chinese Iris Seed, Seed of Chinese Small Iris
【别名】蠡实、荔实、马楝子、马莲子、马帚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马蔺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lactea Pall.var.chinensis(Flsch.)Koidz.采收和储藏:8-9月果熟时采收,将果实割下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原形态】马蔺 多年生草本,高40-60cm。根茎木质化,粗壮,斜升,近地面有大量呈纤维状的老叶叶鞘。须根粗长,黄白色。叶簇生,坚韧,近于直立;叶片条形,长40-50cm,宽4-6mm,先端渐尖,全缘,基部套褶;无中脉,具多数平行脉。花茎先端具苞片2-3片,内有2-4花;花梗长3-6cm;花浅蓝色、蓝色、蓝紫色,花直径5-6cm,花被裂片6,2轮排列,花被上有较深色的条纹;雄蕊3,花药黄色;子房长3-4.5cm,直径1-1.4cm,花柱分枝扁平,拱曲,先端2裂。葫果长圆柱状,长4-6.3cm,直径1-1.3cm,有明显的6条纵棱,先端具喙。种子为不规则的多面体,黑褐色。花期5-7月,果期6-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荒地、山坡草地或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种子呈不规则多面体,长约5mm,宽3-4mm。表面红棕色至黑棕色,略有细皱纹,基部有浅色种脐,先端有合点,略突起,质坚硬不易碎裂。切断面胚乳发达,灰白色,角质,胚位于种脐的一端,白色,细小弯曲。气微弱,味淡。 显微鉴别 种子横切面:种皮表皮为1列排列整齐的长方形细胞,壁厚,内含深棕色块状物,外壁被有厚角质层,其下为6-7列皱缩的颓废薄壁细胞,最内为3-4列排列整齐的棕色扁平细胞。外胚乳为2列薄壁细胞,内胚乳形大,壁厚,胞腔内含糊粉粒及脂肪油。
【化学成份】种皮含马蔺子甲、乙、丙素(pallasonA、B、C),羽扁豆烯-3-酮(lupene-3-one),白桦脂醇(betul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及植物蜡(phytowax)。 种仁油含脂肪酸(fatty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油酸(ole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软脂酸(palmit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月桂酸(lauric acid),癸酸(capric acid)。
【药理作用】1.避孕作用:小鼠口服马蔺子醇浸膏具有抗生育、抗着床作用。种皮有效,种仁则无作用。家兔连续服用5天,并无抗排卵作用;幼兔连续腹腔注射7天,无黄体酮样作用,幼兔子宫内膜处于增殖期。2.马蔺子甲素5mg/kg腹腔注射,对正常小鼠或荷瘤(U14)小鼠DNCB致敏引起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均有促进作用。
【毒性】小鼠灌服马蔺子醇浸膏50g生药/kg,死亡1/10,灌服100g生药/kg,全部死亡。
【鉴别】理化鉴别 取0.5g的种皮粉末,用乙醚冷浸过夜,滤过,分成2份,作以下试验:①取乙醚1ml蒸干,加乙酰醋酸乙酯0.1g、氨和乙醇等量混合液3ml,混合后呈灰紫色后变红黄色。(醌类反应)②薄层色谱:取上述浸取液为供试液。另取马蔺子甲素、丙素制成对照品溶液。吸取二溶液点于同一氧化铝层析板上,用石油醚(60-90℃)-乙醚(6:4)展开剂展开,展距18cm。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处,显相同颜色斑点。用氨熏后,马蔺子甲素变棕色,丙素不变色。
【炮制】拣净杂质,筛去灰屑,捣碎或武火炒至鼓起为度。《纲目》:凡入药炒过用,治疝则以醋拌炒之。
【性味】甘;平
【归经】肝;胃;脾;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杀虫;止血定痛。主黄疸;淋浊;小便不利;肠痈;虫积;虐疾;风湿痛;喉痹;牙痛;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疮肿;瘰疬;疝气;痔疮;烫伤;蛇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捣敷。
【注意】1.《别录》:多服令人溏泄。2.《得配本草》:燥热者禁用。
【各家论述】1.《本草正义》:马蔺子,《本经》言其平,而《别录》言其温。以其能治寒疝也,故苏颂且有大温之目。然又主喉痹肿痛,及沙石热淋等证,必非大温之品,所以韩保异又谓之寒。实则此物能泄降结气,疏通经络,纯以下泄通达为主,不系乎寒温二气之作用。2.《本经》主皮肤寒热,风寒湿痹,即宣通脉络之功也;其主胃中热结,及《别录》之止烦满、利二便,花叶之去白虫、治喉痹,即泄降结滞之效也。且皆有清热利湿之意,以滑泄用事,则非温热之品可知。即后人以治疝气腹痛,亦以疏通为义,非用具温。3.《日华》又称其止鼻衄吐血,消酒毒,治黄疸,消疮疖,杀蕈毒,敷蛇虫咬,并治月经不止、崩中带下。颐谓月事淋漓,崩中带下,惟间有湿热为病可以疏泄者,然虚而不固者为多,《日华》之说太嫌笼统,不可概投。濒湖谓治小腹疝痛。花叶主痈疽恶疮,无一非清热泄化之意。总之,破滞滑利,是其专长,有余之症宜之,而虚寒者非其治也。4.《本经》:主皮肤寒热,胃中热气,风寒湿痹,坚筋骨,令人嗜食。5.《别录》:止心烦满,利大小便,长肌肤。6.《唐本草》:疗金疮血内流、痈肿等病有效。7.《日华子本草》:治妇人血气烦闷,产后血运并经脉不止,崩中带下,消一切疮疖肿毒,止鼻洪吐血,通小肠,消酒毒,治黄病,敷蛇虫咬,杀蕈毒。8.《纲目》:治小腹疝痛、腹内冷积、水痢诸病。9.《医林纂要》:破血,软坚。
【摘录】《中华本草》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部分内容,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