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异病同治”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邵素菊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 第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异病同治;,,,针灸;,,,浅表性胃炎;,,神经性呕吐;,,顽固性膈肌痉挛
       摘要: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是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异病同治”就是在此原则指导下产生的。“异病同治”作为中医最基本的治疗原则之一,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浅表性胃炎、神经性呕吐、顽固性膈肌痉挛三病虽表现各不相同,但其总病机不外胃失和降,气机不畅。可按“异病同治”原则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异病同治;   针灸;   浅表性胃炎;  神经性呕吐;  顽固性膈肌痉挛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是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异病同治”就是在此原则指导下产生的。“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若病机相同,即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也就是说,异病可以同治主要是因为不同疾病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病位相同、病因同源、病机吻合时,便可采用相同的治法。“异病同治”作为中医最基本的治疗原则之一,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自从事中医工作以来,跟随家父邵经明教授,始终牢记辨证论治的思想,处方用穴总离不开辨证论治,临床上从不拘泥于某一方只能治某种病,而是着眼于“证”的异同,遵循“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现将运用“异病同治”原则,取中脘、内关、足三里为主治疗临床案例,简介如下:
         1  浅表性胃炎
       女,38岁。胃脘部间断隐痛近6年,加重1周,于1996-04-21初诊。患者近6年来上腹部无规律阵发性疼痛,程度较轻,未引起重视。但症状渐渐加重,常因饮食失宜或劳累而诱发,冬季发作较频,且伴纳差便溏。半年前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先后服用吗丁啉、胃复安、香砂养胃丸、三九胃泰等药,病情虽有所改善,但终不能治愈。本次发病因工作较忙,加之进食寒凉,胃脘部疼痛较甚,服用上药无效,故前来我院就诊。查:其面色苍白,痛苦面容,四肢欠温,上腹部轻度压痛,喜暖,舌淡胖、边见齿印,脉沉细。证属脾阳不足,中焦虚寒,胃气不和。治宜温中散寒,健脾和胃,取中脘、内关、足三里、脾俞胃俞针刺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并配合艾条温和灸。一诊后患者即感胃脘部舒适,疼痛有所改善。1次/d,治疗5次后,胃痛明显减轻,偶有隐痛,无明显畏寒,共针治10次,诸证消失。为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继针10次。随访1年病情未有反复。按: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满”等范畴。它是上消化道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西医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故目前治疗本病,首选胃肠运动促进剂,如吗丁啉、胃复安等,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胃排空,使胃肠动力恢复正常,部分患者症状因而得到控制或缓解。但长期使用疗效并不理想,且有一定的副作用。中医学认为,胃主受纳,以降为顺,脾主运化,以升为和,脾升胃降保持了中焦气机升降适度,纳运正常。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以脾胃气机失调为主要病机,尤以胃气失和为其关键。不论是何因所致,都伴有气机不畅,脉络阻滞,即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故调理气机为其首法。治胃之方,功在于运,运者行也,动也。六腑以通为用,调畅气机,则五脏得藏,阴阳气血平和,疾病得除。所以治胃,皆以行为旨。中脘为任脉穴,交于足阳明胃经,且居胃腑之上,为胃之募穴,腑之会穴,具有健脾胃、理气机、调升降等作用;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循行于胃心胸部,具有宽胸理气、和胃降逆作用;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合穴、下合穴,配五行乃土中之土穴,善治脾胃病,具有健脾和胃、行气消胀、通络止痛等功。《四总穴歌》云:“肚腹三里留”,即说明足三里治肚腹病效佳。三穴是治疗胃痛的基本处方。该患者有多年的胃痛病史,久病必虚,脾俞、胃俞乃脾胃之经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可改善脾胃功能,消除脾胃功能失常所产生的各种症候。脾俞、胃俞配入主穴更能发挥健脾益胃,理气止痛之效。又因遇寒凉易发,故配合艾灸以温阳益胃,散寒止痛。
         2  神经性呕吐
       女,22岁。患者于1997-06-09初诊。反复呕吐半年余,半年前因与家人闹别扭,次日早餐后即感恶心不舒,随即食物全部吐出,经某医院门诊处理肌注异丙嗪、胃复安等药症状消失。但1周后,呕吐又现,再用上药效不明显,经省医院行胃镜及全身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确诊为神经性呕吐。患者主要表现为但吐不呕,每于饭后呕吐几口,呕吐为胃内容物,旋即又可进食,无胃脘部不适及嘈杂吐酸。经西药治疗效果不佳,改用中药。初服效果尚可,病情有所改善,但时间不长,病情反复,患者更是烦恼,呕吐亦更加频繁。就诊时视患者发育正常,形体较瘦,面无光泽,舌红、苔薄黄,脉弦稍滑。该患者为情志不舒,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发呕吐,证属肝郁乘脾犯胃。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止呕,取中脘、内关、足三里、肝俞、脾俞、胃俞、太冲。诸穴针刺得气后,酌用补、泻,留针30 min。针刺3次后患者呕吐减轻,又针刺5次吐止。前后共针15次而告愈。随访半年病无反复。按:神经性呕吐为一原因不明的疾病。西医认为神经性呕吐属皮层-内脏性疾病,一般认为是由于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胃肠运动功能紊乱所致。治疗时除精神诱导及补液治疗外,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中医认为呕吐病位在胃,而与肝脾有关。其病因虽多,但主要病因病机为邪气犯胃或胃虚失和,胃气上逆而发。《圣济总录・呕吐》云:“呕吐者,胃气上而不下也。”《景岳全书・呕吐》也说:“呕吐一证,最当详辨虚实,实者有邪,去其邪乃愈,虚者无邪,则全身胃气之虚也。所谓邪实者,或暴伤饮食,或因胃火上冲,或因肝气内逆,或以痰饮水气聚于胸中,或以表邪传里,聚于少阳、阳明之间皆有呕证,此皆呕之实邪也。所谓虚者,或其本无内伤,而又无外感,而常为呕吐者,此即无邪,必胃虚也。或微遇寒,或微遇劳,或遇饮食稍有不调,或肝气微逆,即为呕吐者,总胃虚也。”故神经性呕吐当分虚实,必须辨证施治。因该患者发病与精神情志有关,针刺不仅取用中脘、足三里以健脾和胃,降浊止呕;内关宽胸利膈,和胃降逆;脾俞、胃俞健脾益胃,理气止呕;还必取肝俞、太冲,肝俞是肝脏经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太冲是肝经之原穴,原穴是脏腑原气输注、经过、留止的部位,俞穴与原穴均善治脏腑病,二穴配用为俞原配穴法。再者,太冲又为肝经输穴,配五行属土,正应脾胃,所以二穴不仅具有疏肝解郁,调理气机作用,且能抑木扶土, 对肝郁乘脾者最为适宜。
        3  顽固性膈肌痉挛
       男,52岁。1999-06-17初诊。患者诉无明显诱因情况下突发膈肌痉挛5 d,昼夜不停。初作进食时可短暂缓解,1 d后则无休止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而不能入眠。连日来虽口服安定、氯丙嗪、胃复安等药,并配合针灸治疗均告无效。经心电图、B超、X线胸透、纤维胃镜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即来我科就诊。刻下呃声连连,声音响亮,形体健壮,二便自调,舌苔薄白,脉弦细。诊断:膈肌痉挛。遂选中脘、内关、足三里、膻中、膈俞。针刺得气,呃声即减少,通过留针1 h,采用间歇行针,呃逆消失。次日为防反复,又针1次而告愈。1年后随访,未有复发。按:顽固性膈肌痉挛是指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的一种病证。本病临床并不少见,西医认为主要是由于膈神经或迷走神经受到刺激而引起。它属中医之“呃逆”范畴。其病因虽繁,但病机关键总由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故《景岳全书・呃逆篇》中有:“致呃之由,总由气逆。”之说,而实证多为情志因素或饮食不慎,导致肝胃失和;虚证多为久病伤脾,脾失健运所致。其证轻者常可自愈,重者须经治疗方可消失。西医对本病无特效治疗方法。中医针对其总由胃气上逆所致,所以治疗则以和胃降逆,调畅气机为主。中脘、足三里健脾和胃,通降腑气;内关以宁心安神,理气畅中;膻中为八会之气会,当胸正中,主一身之气机,尤以宽胸利膈,调畅气机而见长;膈俞内应横膈膜,善治膈肌病,具有宽胸利膈,理气降逆之作用。诸穴合用,其功效相得益彰,治疗顽固性膈肌痉挛可获满意效果。体会:“异病同治”是中医独特的治病大法之一。以上三个病案虽分别为浅表性胃炎、神经性呕吐、顽固性膈肌痉挛,但其总病机不外胃失和降,气机不畅。笔者将异病同证采用“异病同治”的方法,应用家父几十年经验,以中脘、内关、足三里3穴为主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说明灵活的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病的特点和特长。体现了中医治疗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证”的区别。相同的证,用基本相同的治法,不同的证,用基本不同的治法,即所谓“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因此,临床上在辨证施治的原则指导下,采取“异病同治”的方法治疗,往往会收到满意的疗效。

  (河南中医学院针推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