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血液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
作者:张敬芳,王光浩,曹平,王锦军,杨成雄,张华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门市第二医院 448000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黄芪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方法链尿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建立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检测血清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观察黄芪注射液的作用。结果DN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降低,内皮素(ET)含量明显升高。黄芪注射液能减少DN大鼠血清ET含量,增加NO含量。结论 黄芪注射液具有保护肾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关键词】  黄芪; 一氧化氮; 内皮素
       
        糖尿病肾病(diabetes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全身微血管病变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DN与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有关[1]。本研究用链尿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建立DN大鼠模型,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DN大鼠血清NO和ET的变化,从而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作用及其机制,为该药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30只,2月龄左右,体重200~250 g,由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STZ购自美国Sigma公司。黄芪注射液购自地奥九泓制药厂。ET试剂盒由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NO试剂盒由南京聚力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提供。
       1.2 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①对照组:每日给予普通颗粒饲料;②DN组:大鼠预养1周后,空腹12 h,于大鼠腹腔注射1%STZ(60 mg/kg)柠檬酸缓冲盐溶液,72 h后,检测尿糖(+++)~(++++),血糖≥16.7 mmol/L者可确定为DN模型建立成功;③黄芪治疗组:造模成功后,持续7 d尾静脉给予黄芪注射液0.2 ml/100 g,而后,乌拉坦麻醉,颈动脉插管放血,分离血清进行检测:放射免疫法测定ET;紫外光栅分光度法测量NO。
       1.3  统计学处理所有实验数据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1  血清NO含量 
       由表1可知DN组NO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黄芪组显著高于DN组(P<0.01)。表1  大鼠血清NO含量(略)
        
       2.2  血清ET含量 
       
       由表2可知DN组血清E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黄芪组低于DN组(P<0.01)。表2  大鼠血清ET含量(略)    
       3  讨论
        DN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其病因比较复杂,糖尿病早期,在未出现肾脏形态学改变之前,自由基代射明显紊乱,脂质氧化水平显著升高。脂质过氧化物可直接损伤肾基底膜和血管内膜,导致肾功能障碍。
        ET是作用强、作用时间持久的内源性缩血管活性肽,并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它主要由内皮细胞分泌,其作用是通过ET受体介导。肾脏的许多部位都合成和分泌ET,并有内皮素受体分布。ET对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系膜细胞生物学、尿液浓缩稀释等重要功能均有影响。肾脏ET的合成增加可能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有关,而且随着肾血管受损的程度及发病的时间而变化[2]。
        NO是由内皮细胞合成的血管活性物质,它能舒张血管平滑肌,抑制白细胞附壁,抑制血小板黏附活化聚集,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清除出自由基等。微血管病变是DN的特征性病变[3],在糖尿病状态下,增多的氧自由基可直接缩短NO的半衰期,致NO降低;另外由于糖尿病病程较长,尤其在血糖控制不良的情况下,在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成分变化的同时,内皮细胞受损,而减少了NO的合成和释放,其舒张血管作用减弱加重了微循环障碍,促使微血栓形成,大量微血栓形成又加重肾的损伤。
        黄芪是中医常用的补气药,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黄芪注射液不仅能直接扩张血管、利尿,而且能改善肾循环血量,延缓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的发生[4,5]。本实验发现,DN组NO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E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黄芪组能显著提高NO水平,降低ET水平。黄芪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下列机制实现的:一是它能降低脂质过氧化物直接损伤肾基底膜和血管内膜作用;二是黄芪能拮抗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能抑制NO表达,另外,黄芪的抗LDL氧化作用,可减少OX-LDL生成量,从而减少由OX-LDL刺激引起的ET合成;此外,黄芪可能直接通过胆碱受体使内皮细胞合成NO增加。黄芪的这种作用将成为该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药理学基础。
       【参考文献】
           [1]向红丁.糖尿病肾脏病变[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4,24(2):125.
       
       [2]郝冰,齐晓勇.内皮素在心血管疾病中研究现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1,9(5):308.
       
       [3]宋春红,李瑞峰.一氧化氮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1):88.
       
       [4]吴贞杰.卡托普利联合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安微医药,2005,9(4):254.
       
       [5]阎维维,康 毅.黄芪注射液保护血管皮细胞的实验研究[J].天京医科大学学报,2002,10(3):320.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