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治愈汗闭症
作者:李雅茜,张清仲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桂枝汤; 汗闭症
女,27岁,白领。
初诊:20060615
主诉:患者自觉无汗出5年。
患者自幼就出汗少,近5年来自觉无汗出,暑天烦热难忍,伴有低热,月经初潮13岁,周期正常,量偏少,平素体质较弱。曾做多项相关检查未发现异常。西医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历年来服用中西药罔效,遂来就诊。诊见:精神疲乏,肌肤干燥,纳可,小便数,大便调,夜寐差,舌淡苔薄白,脉缓。查:体温37.5℃。辨证:营卫不和,治宜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原方:桂枝9 g,白芍9 g,炙甘草6 g,生姜(切)9 g,大枣4枚。7剂,水煎服,1剂/d,服药后进食热稀粥以助药力。
二诊:20060622
服上方2剂即有遍身微汗出,服完7剂烦热大减,气温高时已有少汗出,睡眠改善,仍面色淡白,神疲,舌淡苔薄白,脉缓略细。查:体温37℃。汗血同源,此属气血不足,营卫不和,治宜补气生血,调和营卫。方用桂枝加当归补血汤:桂枝6 g,白芍6 g,炙甘草4 g,生姜(切)6 g,大枣3枚,黄芪30 g,当归6 g。7剂,水煎服,1剂/d。
随访结果:服药14剂后,汗闭症痊愈,在气温高时,汗出溱溱,肌肤湿润。
体会:关于汗的形成,中医认为“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阴阳别论》)。《素问·评热病论》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这里指水谷精微化生营卫之气。营属阴,卫属阳,营卫和则汗出正常,营卫不和,不仅病常自汗出,也会表现为病常无汗出。《伤寒论》曰: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荣卫和则愈。然而病常无汗出者,此为卫气和。卫气和者,内不谐,以营阴不足谐和故尔。荣卫和则愈,用桂枝汤。桂枝汤是《伤寒论》第一方, 有群方之冠的美誉。柯韵伯称之为“滋阴和阳, 调和营卫, 解肌发汗之总方”。方由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五味药可分为两组(或者说两对药) ,桂枝、甘草为温通阳气的一组药; 芍药、甘草为滋养阴血的一组药。配以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以透表。药味精炼, 结构严谨, 内涵丰富, 疗效广泛, 体现了经方的可贵处。深入究之, 桂、芍均为血分药, 桂枝入血通阳, 芍药入血滋阴, 甘草、姜、枣实为脾胃药。汗血同源,皆生于谷,所以桂枝汤从整体调节,无汗能发,有汗能收,尽在调和营卫。营卫通,但汗出少,乃营阴滞涩,化源不足,故二诊加当归补血汤化生气血,则营气可共卫气即愈。此案体现了谨守病机,勿失气宜,灵活应用经方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