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白花败酱草提取物耐缺氧作用的研究
作者:万国兰,李洪亮,杨庆春,曾靖    
作者单位:1.江西省南昌市第九医院 330000;2.江西省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 第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研究白花败酱草提取物对小鼠耐缺氧作用。方法常压耐缺氧法、断头喘息法、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结果白花败酱草提取物能显著延长常压耐缺氧条件下小鼠的存活时间;显著性延长断头小鼠的喘息时间;显著延长脑缺氧时间。结论白花败酱草提取物具有显著的耐缺氧作用。 
       【关键词】  白花败酱草;耐缺氧;提取物
       白花败酱草Patrina villosa Juss. (PVJ)为败酱科植物,味辛、苦,性寒[1],分别含有正三十二碳酸(Ⅰ),正三十二烷醇(Ⅱ),棕榈酸(Ⅲ),齐墩果酸(Ⅳ),aurentiamide acetate(Ⅴ),胡萝卜苷(Ⅵ),β-谷甾醇(Ⅶ),7β-羟基-β-谷甾醇(Ⅷ),豆甾醇(Ⅸ)[2]。本课题组已报道白花败酱草提取物对小鼠睡眠功能和自发活动的影响[3,4]。现报道白花败酱草提取物耐缺氧作用。
       1  器材
       1.1  仪器可密闭的250 ml磨口广口瓶秒表;架盘天平;电光天平;手术器械。
       1.2  药品与试剂实验样品由江西省药物研究所徐研究员提供。盐酸普萘洛尔注射液,北京制药厂(770603);钠石灰,北票矿务局氢氧化钙厂(971001)。
       1.3 动物 
       
       18~22 g昆明种小鼠(雌、雄兼用),本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  方法[5]与结果
       2.1  对小鼠常压耐缺氧的影响取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第1组ip NS 20.0 ml·kg-1;第2组ip 1%普萘洛尔溶液20.0 mg·kg-1;第3组ip 2.0 mg·kg-1的PVJ溶液;第4组ip 4.0 mg·kg-1的PVJ溶液。25 min后,将小鼠分别放入250 ml的磨口广口瓶内,密封(瓶内放钠石灰10 g,用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钠石灰上垫有滤纸,用以吸收尿液,每瓶放小鼠1只,瓶口涂以凡士林以防漏气。)以最后1次呼吸为指标,观察小鼠的存活时间,然后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1。表1  白花败酱草提取物对小鼠常压耐缺氧的影响(略)
       2.2  对小鼠脑缺血的影响取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第1组ip NS 20.0 ml·kg-1;第2组ip PVJ溶液2.0 mg·kg-1;第3组ip PVJ溶液4.0 mg·kg-1。25 min后,快速断头,记录小鼠断头后至最后1次喘息所需的时间,并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2。表2  白花败酱草提取物对小鼠脑缺血的影响(略)
       2.3  对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影响取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第1组ipNS10.0  mg·kg-1;第2组ip PVJ 1.0 mg·kg-1;第3组ip PVJ 1.5 mg·kg-1。3组小鼠喂养条件一致,每天灌胃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后45 min行乙醚麻醉,剪开小鼠颈部皮肤,分离出双侧颈总动脉,并同时结扎,记录小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至呼吸停止的时间,并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3。表3  白花败酱草提取物对小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影响(略)
       3  讨论
        小鼠在密闭容器中受缺氧因素损害,主要反应在心和脑缺氧。由于常压缺氧为非特异性缺氧,PVJ能显著地延长小鼠的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表明PVJ对脑缺氧或心肌缺血具有改善作用。 
        在断头喘息和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实验中,脑血液供应中断,但脑中原有的血和营养物质尚能使脑功能维持一段时间,表现在小鼠规律地喘息,PVJ能明显延长小鼠的喘息时间,即能使脑耗能减少,对断头脑缺氧及结扎颈总动脉脑缺氧具有保护作用。  总之,PVJ对脑缺氧、全身性缺氧时所致心肌缺氧所致心肌耗氧增加引起的心肌缺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立人.现代中药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68.
       
       [2]彭金咏,范国荣,吴玉田,等.白花败酱草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05,28(10):883.
       
       [3]陈燕萍,曾 靖,叶和扬,等.白花败酱草水提取液中枢抑制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5(6):439.
       
       [4]钟星明,蒋绍祖,曾 靖,等.白花败酱草提取物对小鼠睡眠功能和自发活动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0):6688.
       
       [5]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81.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