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法探讨
作者:苗青,樊茂蓉,张燕萍,张文江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优势病种项目(No.CACMS08Y0033)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西医治疗以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激素为主,病人接受依从性差,病情容易反复并加重。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属于中医“久咳”“顽咳”“慢性咳嗽”范畴,中医药治疗可明显缓解症状,且副作用小,为CVA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成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项目。但应用中医治疗时应注意以下方面:①重视疏风药物的应用,强调解痉止咳;②重视邪郁少阳,可从肝胆论治;③重视湿热致病,从湿论治;④注意润肺养肺。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中医药; 治法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主要表现为慢性刺激性干咳,感冒、吸入冷空气、灰尘、油烟及深呼吸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1]。有时咳嗽是其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通常咳嗽比较剧烈,无明显喘息、气促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性。咳嗽常迁延不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若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部分患者可发展为典型哮喘,故有人认为CVA是典型哮喘的前期[2]。近年来,CVA的诊治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西医主张按典型哮喘治疗,以吸入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为主,但临床发现病人对长期应用激素有恐惧心理,依从性较差,药物停用后易出现症状反复。我们认为CVA属于中医“久咳”“顽咳”及“慢性咳嗽”范畴,近年来国内学者应用中医药治疗该病显示出止咳作用明显、副作用小等优势,但如何能够在迅速而长久地控制症状的同时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使之成为中医药优势项目,我们认为在治疗方法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重视疏风药物的应用,强调解痉止咳
       
   
       CVA的临床表现为慢性、剧烈性、刺激性干咳,常伴有咽痒,每因受风、吸入冷空气或异常气味、活动、情绪激动等因素而使咳嗽加重,且四季均有发作。咽痒刺激往往是这类咳嗽的先兆症状,咽痒则咳嗽不止,咽痒减轻则咳嗽症状缓解,中医认为“风盛则痒”“风盛则挛急”,故疏风解痒是治疗本病的一个重要着眼点。以晁恩祥教授为代表的众多学者均认为风邪是本病证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的主要致病因素[3],并在《诸病源候论》的基础上提出以“风咳”命名本病。因此,针对风邪袭肺这一关键病机,应用风类药物疏风宣肺、解痉止咳成为CVA的治疗大法。我们认为这一治则治法包括六方面的内容:第一,疏风药物以辛温为主,这类药物中以麻黄、荆芥、苏叶等最合本证。麻黄、苏叶宣散风寒之气,而有止咳之功,荆芥疏风散邪而有利咽之效;根据我们的经验,这类药物常贯穿治疗的始终,不可轻易减舍;第二,应用虫类药祛风解痉止咳,通络搜风。对于咽痒不止、呛咳剧烈者尤为适宜,以蝉蜕、僵蚕、地龙、全蝎最为常用;第三,祛风利咽。针对咽部不适,咽干、咽痒而呛咳不止,常用桔梗、生甘草、薄荷、射干、板蓝根、玄参、木蝴蝶、凤凰衣等清咽利喉药物;第四,“风性轻扬”,“风性上行”,本病呛咳不止,为肺气上逆之候,故降气止咳药物在所必用。如杏仁、枇杷叶、百部、紫菀、白前、苏子、旋覆花、桑白皮、地骨皮等,总以轻宣温润为主,勿过寒凉;第五,疏风宣通鼻窍是治疗CVA的一个重要方法。肺开窍于鼻,若患者素体秉赋异常,加之外邪(包括病毒感染、变应物、物理化学刺激等)反复侵袭,导致肺气失宣,气道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遇外邪袭扰,即鼻窍不利,气道挛急,喷嚏、咳嗽阵作,终成变应性鼻炎或(和)咳嗽变异性哮喘之病,因此,通鼻宣肺法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治法。如李青[4]用止嗽散合苍耳子散,加用蝉蜕、僵蚕、地龙舒缓气道,治疗42例CVA患者,结果表明,该法能消除或减轻气道慢性炎症,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对CVA有较好疗效;我们认为鼻肺同治能显著提高CVA的治疗效果,可能与使用苍耳子散减少了鼻咽分泌物对气道粘膜上皮的刺激,从而降低气道上皮的反应性有关;第六,对风邪盛,干咳剧烈、气道挛急者, 可用酸甘缓急之法,常加白芍、甘草酸甘化阴,滋养肺津,收敛肺气,并有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作用,五味子、乌梅也是临床常用之品,并可略加诃子等收涩。
       2  重视邪郁少阳,可从肝胆论治
       
   
       《素问˙咳论》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故咳嗽不单纯是肺病,其他脏腑的病变也可以导致咳嗽的发生,如邪郁少阳即可致咳,如《伤寒论》:“伤寒五六日中风…或咳,…小柴胡汤主之;”但在临床上少阳咳嗽往往不被认识,常以散寒宣肺、清热化痰、甚至润肺养阴等方法治疗,结果导致咳嗽加重或牵延不愈。少阳咳嗽,多见于忧思之人,“思则气结”,加之偶感外邪或饮食不慎,易导致气郁化火,灼液为痰,于是出现气火痰郁的系列证候,则喉痒咳嗽,痰涎粘稠,胸肋胀闷不舒[5]。武维屏教授认为,少阳居半表半里之地,主转输阳气[6]。少阳胆腑依附于肝,位在胁下,与肝脏表里相连,可通达表里内外,外可从太阳之开,内可从阳明之合。开则为阳,合则为阴,故为枢机。枢机利则开合自如,开可驱除内犯之贼,合可抵御外侵之邪。产生咳嗽的病机终为肺气上逆,而诸脏之中,在气机方面,与肺关系最为密切者莫过于肝,肺居上焦,为华盖,其气清肃肺主降;肝居下焦,其气升发,肝主升,二者相互配合,共司气机升降,主气在肺,调气在肝。肝肺升降正常,则气顺无碍;如肝气不舒,则肺气难于肃降。枢机利则三焦得通而表解里和,在表之邪易解,而入里犯肺之邪易散;肝舒则左升右降,肺复清肃而咳嗽得平,正如《万病回春》所说:“从来咳嗽十八般,只因邪气入于肝”。对于慢性咳嗽,《素问˙咳论》指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饮食”。盖三焦总司人体气化功能,以气为用。咳久则病邪深入,传之于三焦,从而影响三焦气机之宣畅,使肺气不得宣发、肃降。
       
       咳嗽变异性哮喘常表现为慢性、顽固性、阵发性的咳嗽,并有夜间发作的特点,在某些方面与少阳咳嗽有相似之处,虽经宣肺止咳、清肺化痰、甚至润肺养阴等方法治疗,效果均不理想,而以小柴胡汤加减往往收到满意疗效[7]。如伍德军[8]提出 CVA属于中医“慢性咳嗽”范畴。其病因多由于体虚感邪,或虽体壮,感冒后过用辛凉药物治疗,一则发汗过甚,二则辛凉郁遏,导致机体表里失和,阴阳失调,营卫不谐,虚实兼有,三焦气机不畅,肺气不宣,咳嗽不止或反复发作。其病位在“半表半里”用小柴胡汤加紫苏叶、桑叶等宣肺之品治疗本病有良效。针对少阳郁逆,肺气失宣证,我们应用《外台秘要》所载广济方为基础组成广济止咳方,治疗CVA30例,临床控显率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而且,治疗组患者气道反应性明显下降,说明广济止咳方具有很好的止咳效果,同时具有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9]。其他如崔红生等[10]将CVA分两型。一为肝血亏虚、肝郁犯脾,拟柔肝肃肺法,方用过敏煎加味,或小柴胡合四逆散;二为肝木失调、肺失消肃,拟调肝理肺法,方用四逆散合旋覆代赭汤加减。张芬兰[7]以柴朴汤治疗CVA取得较好疗效,说明重视邪郁少阳,从肝胆论治,可能是治疗CVA的另一重要治法。
       3  重视湿热致病,从湿论治
       
   
       在诸多咳嗽病因中湿热邪气最容易被人所忽视。由于外感湿热,或饮食不节,过饮茶酒,过食肥甘厚味,湿热内蕴,复感外邪,令湿热邪气闭郁肺经,形成湿热咳嗽证。但长期以来,湿热咳嗽证一直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多种教科书中并无湿热咳嗽的提法。湿热咳嗽证的临床特点为①咳声重浊、胸闷,痰质粘量不多,甚至无痰,此为肺气闭郁之候。切不可因干咳无痰,就做阴虚论治,否则病深不解矣。②常伴有口干不欲饮,便溏不爽,身体困怠等症状,舌质红而舌苔白厚腻或黄腻。我们认为在诸多症状体征中,对于湿热辨证,舌象最为重要;③湿热病具有来缓去迟的特点,湿热咳嗽也不例外,往往缠绵数周或数月,病程长,病情反复缠绵难愈。正如薛生白所述:“湿热证,咳嗽昼夜不安”[11]。对于湿热咳嗽《温病条辨》提出用千金苇茎汤加杏仁、滑石,我们认为宣肺化湿之力略显不足,湿热虽然弥漫三焦,但治疗湿热咳嗽的关键是开上焦肺气之闭郁,气化则湿亦化。对于湿热咳嗽证刘渡舟教授常以甘露消毒丹加减化载,取得佳效[12]。笔者曾治几例CVA患者,久咳不愈,咽干音哑,夜间咳重,均以舌苔厚腻而辨证属于湿热闭肺之证,以麻杏苡甘汤合甘露消毒丹加减而获良效;方以生麻黄少许,宣肺散表,开皮毛之闭郁,上行水道,气化湿亦化,为君药;藿香、石菖蒲、白蔻仁芳香化浊,其中石菖蒲又“治咳逆上气,痰湿壅滞之喘咳”,黄芩清肃肺热,量不宜多;浙贝母、射干清热化痰,开郁散结而清利咽喉;滑石清热渗湿于下;薄荷宣肺透热而利咽,还可加入芦根、杏仁、冬瓜仁、生苡仁、百部、紫菀等化痰止咳,咽痒重者,加蝉衣、僵蚕等,痰热内盛者,可合用温胆汤化裁。
       4  注意润肺养肺
       
   
       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燥邪伤肺以及内热损伤肺阴均可导致咳嗽经久不愈,《景岳全书》则云:“肺苦于燥,肺燥则痒, 痒则咳不能已也”;另外,在应用祛风通窍及化痰药中不乏辛散化燥之品,易损肺阴,肺失濡养而干咳难愈,临床症见咳嗽频作,日久不已,咽喉发痒,痒则引咳,甚则胸次作痒,少痰或无痰,口干,舌偏红,苔薄少津,脉细弦。我们以清燥救肺汤、麦门冬汤等润肺养阴法治疗阴虚型CVA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以麦冬、沙参为主药,参以桑白皮、枇杷叶等降逆止咳药。因此肺燥津伤是慢性咳嗽的一个常见原因,但目前对于养阴药物的应用还存在不同的看法,如罗社文[3]认为CVA咳嗽反复不愈是由于风盛津伤,气道失于正常濡润所致。因风为阳邪,久必化燥,燥盛则干,津液亏损,肺与气道失之濡养,则见干咳、口干咽燥、喉痒、痰少或痰粘不易咯出,故治疗当在疏风为主的前提下,及时合理地佐以养阴生津之品,以达润肺利咽之功,可用沙参、麦冬、牛蒡子之属,仅取一、二味即可。另外,养阴清肺汤和清燥救肺汤治疗CVA也屡有报道,究竟肺阴不足是CVA的致病因素还是加重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在CVA的治疗中肺阴不足却应引起更多的重视,遣方用药应特别顾护其阴液。
       
       目前在CVA的中医治疗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①缺乏统一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诊治方案和疗效评价体系。中医参与治疗CVA是近十余年的事情,更多的治则治法不断被用于临床,丰富了CVA的治疗体系,但也带来一些混乱,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并加强协作,为CVA的中医药治疗,提供科学依据。②CVA的基础研究报道很少,而中医治疗CVA的基础研究更少,对有效的方药和治则治法进行深入的基础研究,有利于阐明CVA的病理机制和揭示中医药作用机理。③儿科在CVA的诊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儿科的治法方药用于成人是否合适?如儿科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亏虚证型在成人CVA中很难见到。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S].中华呼吸和结核杂志,2005,28(11):738.
       
       [2]李敏南,郑劲平,钟南山,等.典型哮喘和CVA[J].中华内科杂志,1999,38(7):482.
       
       [3]罗社文,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辨证论治之思路[J].中国全科医学,2004,7(6):395.
       
       [4]李 青.通鼻宣肺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2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4,25(1):20.
       
       [5]肖 霞.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咳嗽体会 实用中医杂志,2004,20(9):516.
       
       [6]张立山.武维屏教授治疗外感咳嗽经验探析[J].江苏中医,2001,22(8):13.
       
       [7]张芬兰,刘春梅.柴朴汤加味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 19(4):23.
       
       [8]伍德军.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56例[J].河北中医,2000,22(6):455.
       
       [9]苗 青,王书臣,张燕萍,等.广济止咳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6,38(2):25.
       
       [10]崔红生,武维屏.咳嗽变异型哮喘如何诊治[J].中医杂志,2001,42(3):185.
       
       [11]王彦晖.外感湿热咳嗽的辨证施治探微[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42(4):531.
       
       [12]路军章,刘渡舟.教授用甘露消毒丹治湿热咳嗽的经验[J].新中医,1991,10:12.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