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药透骨草的生药学研究
作者:李厚聪, 刘圆*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药物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 第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对多民族常用的植物药透骨草进行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别方法。结果透骨草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等方面具有专属性的特征。结论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图能够很好地鉴定透骨草。
【关键词】 透骨草; 显微鉴别; 薄层鉴别
Pharmacognostic Identification of Ethno-medicine Gaultheria yunnanensis (Franch.) Rehd.
LI Houcong, LIU Yuan*
(Ethnic Pharmaceutical Institute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u,Sichuan 61004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dentify Gaultheria yunnanensis (Franch.) Rehd. by identification of pharmacognosy, and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ident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Identification, morphological and histological identification,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 were adopted. ResultsIt is exclusive in original plant morphology,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ConclusionThe plants of Gaultheria yunnanensis (Franch.) Rehd. can be completely identified by these methods.
Key words:Gaultheria yunnanensis (Franch.) Rehd.;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
透骨草为杜鹃花科植物滇白珠Gaultheria yunnanensis (Franch.) Rehd.的全株,入药首载于《滇南本草》:“味辛、辣,性温,有小毒。……其根、梗,治风寒湿痹,筋骨疼痛。暖骨透筋,熬水洗之”[1]。中国苗族、白族、纳西族、彝族、傈僳族、哈尼族、瑶族、侗族、壮族、水族等9个少数民族都在使用透骨草[2]。苗药名为都透松(贵州松桃)。分布区域广,长江以南各省都有,但分布中心主要在云南,主产于昆明、楚雄和大理一带,楚雄是滇白珠主产区。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在使用时功能主治并不完全一样,如彝族用全株,侗族用根,苗族用茎叶,瑶族用其做跌打药。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淤、通络止痛、清热解毒、顺气平喘、止咳化痰以及健胃消食等功效。《云南中药材标准》1996年版有收载。
国际上透骨草曾经有过15个品种,中国主要研究的是滇白珠,印度的主要研究方向也是白珠树[3]。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透骨草具有抗炎和镇痛等作用[4].1992年以来普遍用滇白珠制成糖浆、浸膏、片剂、胶囊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煎汤治疗骨质增生,外敷治疗风湿,是贵州高原制药厂生产的“痛风灵”的组方之一。
笔者在对常用民族植物药的系列研究中,对透骨草进行了生药学鉴定,以期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仪器
透骨草,采于云南大理古城边,海拔1 900 m,经作者鉴定。YD-1508轮转式石蜡切片机(浙江金华科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Sony DSC-100 数码相机(索尼公司);KQ 3200 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电子显微镜(上海兴行实业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取部分所采材料药用部位按常规石蜡制片法制作石蜡切片;按照《中国药典》2005版Ⅰ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研究。
2.1 原植物鉴定 为杜鹃花科植物滇白珠Gaultheria yunnanensis (Franch.) Rehd.的全株。常绿或落叶灌木,全株有强烈的香气。枝条细长,带红色或红绿色。叶互生,纸质,卵状距圆形,边缘有锯齿,略向外卷,下面青白色有细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白绿色;花萼裂片5;花冠钟形;雄蕊10,花药每室顶部有2长芒;子房球形有毛。蒴果球形,5裂,包于肉质黑色宿存的花萼内,似浆果状。种子多数,细小,黄褐色。花期9月。见图1。
2.2 性状鉴别茎枝长约3~5 cm,直径3~5 mm,表面黄棕色或棕红色,具纵纹。全株有强烈的香气,枝条细长,左右曲折,带红色或红绿色。叶多数脱落。总状花序腋生,花白绿色,蒴果球形,5裂,包于肉质黑色宿存的花萼内,似浆果状。种子多数,细小。气微,味微苦。见图2。
图1 透骨草原植物图(示花果期)(略)
图2 透骨草药材图(略)
2.3 显微鉴别
2.3.1 果柄横切面最外1列为小扁平细胞,被角质层。中间由宽广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内散在较多的草酸钙蔟晶。内方有1~2列排列不规则的U形石细胞。向内有11~13列纵向延长的小薄壁细胞。最内方由类圆形薄壁组成,排列紧密。见图3。
图3 透骨草果柄(略)
2.3.2 茎横切面呈圆形,波浪状弯曲。表皮细胞1列,类方形,被角质层。皮层最外方的2列细胞呈长方形,排列紧密;内方的数列细胞类圆形,排列疏松,具细胞间隙,有油细胞散在,细胞壁略增厚。中柱鞘纤维细胞群排列成环,壁厚,木化;石细胞成“U”字形增厚,木化。韧皮部较窄,韧皮部薄壁细胞中含较多红色团块。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发达,导管多单个散在;木纤维多,壁木化;木射线为1列细胞,内含绿色团块,壁木化。髓部发达,呈不规则形,薄壁细胞类圆形,壁木化。在皮层、髓部的薄壁细胞中有大量的草酸钙簇晶散在。见图4。
2.3.3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为1列长方形细胞,被厚的角质层。栅栏组织为2~3列,不通过主脉;海绵组织为几列不规则形细胞,具较大的细胞间隙。在主脉近上表皮为数列厚角组织,下层厚角组织发达;维管束鞘纤维发达,壁厚,木化;主脉维管束成半月状,外韧型。木质部导管成径向排列,木射线1列细胞;韧皮部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或方晶,并可见少数分泌细胞。见图5。
图4 透骨草茎(略)
图5 透骨草叶(略)
2.4 薄层鉴别 取本品粉末2.5 g(过20目筛),加95 %乙醇40 ml置锥形瓶中,静置30 min,超声处理30 min,滤过,滤液浓缩至干,加甲醇10 ml溶解,不溶物加氯仿溶解,合并作为供试品溶液。吸取透骨草供试品溶液10 μl,点于含0.3 %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贴剂的硅胶G板上,分别用展开系统A:正己烷-醋酸乙酯(9∶4)和展开系统B:氯仿-甲醇(95∶1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分别在365 nm紫外灯下和用5 %磷钼酸显色,分别可显不同颜色的斑点。见图6。
图6 透骨草药材TLC图(略)
3 讨论
透骨草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等方面具有专属性的特征,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图能够很好地鉴定透骨草。
在对透骨草进行薄层鉴别时曾经采用了文献中[5]的石油醚-醋酸乙酯(85∶15)、氯仿-甲醇-水的下层液(65∶35∶10)等,效果均不理想,通过调整溶剂系统,最后采用本文的展开系统,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 宋立人,洪 恂,丁绪亮,等.现代中药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42.
[2] 马小军,赵 玲,杜程芳.滇白珠及其同属药用植物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1,32(10):945.
[3] 王岳峰,姚 宁,唐 波.滇白珠叶油抗菌活性的实验研究[J].陕西中医,2005,26(12):1385.
[4] 蔡少青,王 璇.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