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贵州产蹄盖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研究
作者:赵能武,张敬杰,赵俊华,潘炉台*    
作者单位:(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 第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鉴定以及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研究等,对贵州产蹄盖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基本弄清了贵州产蹄盖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贵州有蹄盖蕨科植物共100种,可作药用植物24种,除少数种外,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关键词】  蹄盖蕨; 药用植物; 种类; 分布
       蹄盖蕨科植物在全球约有五百六十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山地;在我国,蹄盖蕨科现知有四百余种,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根据《贵州蕨类植物志》及有关植物分类研究资料的记载,贵州有蹄盖蕨科植物100种;通过查阅相关的医药专业文献以及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科植物入药的有24种[1~6]。
       1  翅轴蹄盖蕨
       
       系蹄盖蕨科植物翅轴蹄盖蕨Athyrium delavayi Christ的全草。生于海拔800~1 620 m的阴湿林下、林缘。分布于赤水、习水、松桃、雷山等地。性凉,味微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炎作用;主治水火烫伤、肺热咳嗽。
       2  长江蹄盖蕨
       
       又名大地柏枝、山柏,系蹄盖蕨科植物长江蹄盖蕨Athyrium iseanum Rosenst.的全草。生于海拔800~2 200 m的阴湿林下、溪边。贵州各地均有分布。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作用;主治痈肿疮毒、痢疾、外伤出血。
       3  华东蹄盖蕨
       
       系蹄盖蕨科植物华东蹄盖蕨Athyrium niponicum (Mett.) Hance的全草。生于海拔140~2 200 m的稍为阴湿的路边、山坡疏林下,并常见于东部低山地区的村寨附近石隙间。贵州各地均有分布。性凉,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血、驱虫作用;主治疮毒疖肿,痢疾,蛔虫病。
       4  软刺蹄盖蕨
       
       又名粗毛蹄盖蕨、糙毛蹄盖蕨,系蹄盖蕨科植物软刺蹄盖蕨Athyrium strigillosum Moore的全草或叶。生于海拔1 000~1 360m的山谷溪沟边。分布于晴隆、西秀、息烽、开阳、印江等地。性凉,味微苦。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作用;主治痢疾、痈肿、外伤出血。
       5  禾杆蹄盖蕨
       
       又名横须贺蹄盖蕨、尖裂蹄盖蕨,系蹄盖蕨科植物禾杆蹄盖蕨Athyrium yokoscense (Franch. et Sav.) Christ的根茎。生于海拔1 210~2 400 m的路边林缘及山顶石隙间。分布于印江、江口等地。性凉,味微苦。具有驱虫、解毒、止血作用;主治蛔虫病、外伤出血。
       6  假蹄盖蕨
       
       系蹄盖蕨科植物假蹄盖蕨Athyriopsis japonica (Thunb.) Ching的根茎或全草。生于海拔230~1 800 m的常绿阔叶林之溪边、林下,本种在贵州只见于酸性山地。贵州各地均有分布。性凉,味微苦、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作用;主治肿毒、乳痈、目赤肿痛。
       7  斜羽假蹄盖蕨
       
       系蹄盖蕨科植斜羽蹄盖蕨Athyriopsis japonica var. oshimensis (Christ) Ching。生于海拔650~1 550 m的常绿阔叶林下。分布于赤水、关岭、雷山、江口等地。具有清热解毒作用;主治肿毒、痢疾、感冒。
       8  亮毛蕨
       
       系蹄盖蕨植物亮毛蕨Acystopteris japonica (Luerss.) Nakai的根茎。生于海拔800~1 960 m的溪边林下、林缘;土生、石隙生。分布于赤水、道真、遵义、荔波、雷山、贵定、贵阳、兴仁等地。具有解毒消肿作用;主治疖肿。
       9  华中蛾眉蕨
       
       系蹄盖蕨植物华中蛾眉蕨Lunathyrium shennongense Ching的全草。生于海拔1 250~2 400 m的山坡密林下及溪边。分布于道真、桐梓、绥阳、印江、江口、大方、纳雍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消肿作用;主治疮毒疖肿、痢疾。
       10  介蕨
       
       又名贯众,系蹄盖蕨植物介蕨Dryoathyrium boryanum (Willd.) Ching的根茎。生于海拔1 400 m 以下的阴湿溪边或山坡林下。分布于望谟、独山、赤水、正安。具有清热消肿作用。主治水肿、流感、钩虫病。
       11  华中介蕨
       
       系蹄盖蕨科植物华中介蕨Dryoathyrium okuboanum (Makino) Ching的全草。生于海拔600~2 500 m的山谷阴处、溪边、山坡林下、林缘。贵州各地均有分布。性凉,味淡、涩。具有清热消肿作用;主治疮疖肿毒。
       12  峨眉介蕨
       
       系蹄盖蕨科植物峨眉介蕨Dryoathyrium unifur catum (Bak.) Ching的全草。生于海拔300~2 500 m的山坡、河谷林下,亦生于岩洞内外。分布于赤水、桐梓、绥阳、瓮安、江口、威宁等地。具有清热利湿作用;主治虫蛇咬伤、尿路感染。
       13  华东安蕨
       
       系蹄盖蕨科植物华东安蕨Anisocampium sheareri (Bak.) Ching的块根。生于海拔300~1 500 m的林下、路边灌丛下,土生或石隙生。贵州各地均有分布。具有清热利湿作用;主治痢疾。
       14  单叶双盖蕨
       
       又名小连铁草,系蹄盖蕨科植物单叶双盖蕨Diplazium subsinuatum (Wall. ex Hook. et Grev.) Tagawa的全草或根茎。生于海拔140~1 300 m的沟谷林下、路边,土生或石生,只见于酸性山地。贵州各地均有分布。性微寒,味苦、涩。具有清热凉血、利水消肿,通淋作用;主治肺热咳嗽、肾炎、水肿、痨伤腰痛。
       15  双盖蕨
       
       又名金鸡尾、年年松,系蹄盖蕨科植物双盖蕨Diplazium donianum (Mett.) Tard.-Blot的全草。生于海拔360~530m的溪边林下。分布于贞丰、赤水、荔波、独山、三都、榕江等地。性寒,味微苦。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作用;主治湿热黄疸、蛇咬伤、外伤出血。含有罗汉松甾酮等化学成分。
       16  羽裂叶双盖蕨
       
       又名锡兰双盖蕨,系蹄盖蕨科植物羽裂叶双盖蕨Diplazium tomitaroanum Masamune的全草。生于海拔400~800 m的溪边林下。分布于贞丰、赤水、荔波、独山、三都等地。性凉,味微苦。具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作用;主治淋证、咯血、乳痈。
       17  厚叶双盖蕨
       
       系蹄盖蕨植物厚叶双盖蕨Diplazium crassiusculum Ching的全草。生于海拔600~1 050 m的阴湿林下、灌丛下。分布于贞丰、荔波、独山、三都、榕江。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作用;主治淋浊、感冒、水肿。
       18  川黔肠蕨
       
       系蹄盖蕨植物川黔肠蕨Diplaziopsis caval eriana (Christ) C. Chr.的全草。生于海拔650~2 010 m的山谷溪边林缘、密林下或山坡灌丛下。分布于赤水、桐梓、绥阳、瓮安、江口、贞丰、惠水等地。具有清热消肿、凉血、止血作用;主治疮疖肿毒。
       19  中华短肠蕨
       
       系蹄盖蕨科植物中华短肠蕨Allantodia chin ensis (Bak.) Ching的根茎。生于海拔900~1 500 m的石灰岩地区林下、林缘、河谷、岩洞口。分布于关岭、镇宁、西秀、清镇、贵阳、德江等地。性凉,味微苦、涩。具有清热、祛湿作用;主治黄疸型肝炎、流感。
       20  膨大短肠蕨
       
       又名毛柄短肠蕨、贯众,系蹄盖蕨科植物膨大短肠蕨Allantodia dilatata (Bl.) Ching的根茎。生于海拔450~900 m的河谷林下,土生。分布于赤水、册亨、望谟、贞丰、关岭、六枝、普定、罗甸、独山等地。具有清热解毒、除湿、驱虫作用;主治肝炎、感冒、痈疖、肠道奇生虫。
       21  江南短肠蕨
       
       系蹄盖蕨植物江南短肠蕨Allantodia metten iana (Miq.) Ching的根茎。生于海拔560~1 430 m的山谷路边、林下、林缘,土生或石隙生。分布于桐梓、正安印江、思南、江口、从江、荔波、独山、毕节、纳雍、清镇等地。具有清热解毒作用;主治淋浊、感冒、蛇咬伤。
       22  有鳞短肠蕨
       
       系蹄盖蕨植物有鳞短肠蕨Allantodia squamigera (Mett.) Ching的根茎。多生于海拔900~2 850 m的中山和高中山地的林下,土生。分布于道真、桐梓、印江、江口、都匀、赫章等地。具有清热解毒作用;主治水火烫伤、肺热咳嗽。
       23  菜蕨
       
       系蹄盖蕨植物菜蕨Callipteris esculenta (Retz.) J. Sm. ex Moore et Houlst的根茎。生于海拔300~800 m的山谷溪边、河岸冲积沙地及石灰岩洞口。分布于册亨、望谟、罗甸、荔波、三都、榕江、从江、天柱等地。具有清热解毒作用;主治痢疾、痈肿。
       24  毛轴菜蕨
       
       系蹄盖蕨植物毛轴菜蕨Callipteris esculenta var. pubescens (Link) Ching的全草。生于海拔300~600 m的山谷溪边、石灰岩洞口或河岸冲积沙地。分布于从江、榕江、黎平、天柱、望谟、罗甸、荔波、三都等地。具有清热解毒作用;主治主治痈肿疮毒、痢疾。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王培善,王筱英.贵州蕨类植物志,第1版[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1:37.
       
       [2] 贵州省中药资源普查办公室.贵州中药资源,第1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616.
       
       [3] 吴征镒.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第1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672.
       
       [4] 何顺志.贵阳市中草药资源,第1版[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41.
       
       [5] 何顺志,徐文芬.2贵州中草药资源研究,第1版[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170.
       
       [6] 贵州省中医研究所.贵州中草药名录,第1版[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41.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