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益母草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丽娟 张丽 王勇 王健    
作者单位:天津市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134;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天津 300134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 第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摘要:目的研究益母草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以阿司匹林为阳性对照,采用小鼠热板法和化学刺激法观察益母草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观察益母草的抗炎作用。结果益母草(60g和90 g生药·kg-1,ig)及阿司匹林均能延长小鼠对热刺激疼痛反应潜伏期,使小鼠10,20min内扭体次数减少,并明显减轻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致大鼠足跖肿胀,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镇痛及抗炎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近或稍弱。结论益母草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
       【关键词】  益母草 镇痛作用 抗炎作用
       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orus heterophyllas的全草。主要含有益母草碱、水苏碱等多种生物碱,具有活血祛淤、调经及利水消肿之功效,为妇科经产要药,主要具有兴奋子宫、改善血流动力学、保护缺血心肌、抗血栓形成、利尿及防治急性肾小管坏死等药理作用[1]。本实验应用热板法和扭体法以及急性炎症模型观察了益母草对疼痛和炎症的影响。
       1   材料与仪器
       1.1    动物  昆明种小鼠,雌雄兼有,体重17~23 g,;Wistar 大鼠,雄性,体重 150~180 g。购自天津药物研究院,合格证号为:津实动准第02号。
       1.2    药品和试剂  益母草,河北祁新中药颗粒饮片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0612301;乙酰水杨酸,天津石英钟厂霸州市化工分厂生产,批号 20031102;无水乙醇,天津市华东试剂厂生产,批号 20061124;乙醚,天津市北联精细化学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40910;Trypan blue,美国SIGMA公司生产,批号0210S04;100%二甲苯,天津市化学试剂二厂生产,批号960725;角叉菜胶,广州市凯星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51225。
       1.3  仪器TD2001 电子天平,天津市天马仪器厂生产;DGG-101-3 电热鼓风干燥箱,天津市天宇实验仪器有限公司生产;游标卡尺,上海量具刃具厂生产,量程:0~150 mm,精密度0.02 mm;AUY120 电子分析天平,日本岛津公司生产。
       2  方法
       2.1    益母草有效成分的提取[2]取益母草药材,干燥后加水煎煮两次,分别为12倍量水和8倍量水各煎1.5 h,合并滤液,浓缩至4.5 g(生药)·ml-1备用。
       2.2    热板法测定益母草的镇痛作用[3]  取筛选合格的雌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生理盐水组、阿司匹林组(0.2 g·kg-1·d-1)、益母草低剂量组(60 g生药·kg-1·d-1)和益母草高剂量组(90 g生药·kg-1·d-1)。各组动物灌胃给药,1次/d,灌胃量为 20 ml·kg-1,连续7 d。分别于给药后第3天,5天 和7天灌胃后1 h,4 h 测定各鼠疼痛反应潜伏期(痛阈值)。如果小鼠在60 s 仍无反应,即将小鼠取出,痛阈值按60 s计算。
       2.3  扭体法测定益母草的镇痛作用[3]小鼠雄性40只,雌性20只,分组及给药方法同“2.2”。在末次给药30 min后,各鼠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2 ml,观察并记录10 min内,20 min内小鼠扭体反应的次数,计算疼痛抑制率。疼痛抑制率(﹪)= [1-(实验组扭体次数/对照组扭体次数)]×100﹪
       2.4    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益母草的抗炎作用[3]小鼠52只,雌雄兼用,分组及给药方法同“2.2”。在末次给药60 min后,逐一用乙醚麻醉后,将二甲苯均匀涂在小鼠右耳的前后两面,每只鼠0.02 ml。3.5 h后,尾静脉注射台朌蓝,观察小鼠耳廓颜色的变化。致炎4 h后将小鼠处死,剪下左右两耳,用打孔器(9 mm)分别在两耳同一部位打下圆形耳片,再用分析天平称取耳片的质量,计算各组小鼠的耳片肿胀程度。耳片肿胀程度 = 致炎侧耳片质量(右耳)- 对照侧耳片质量(左耳)。
       2.5    益母草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3] 雄性大鼠27只,随机分为3组,即生理盐水组、阿司匹林(0.14 g·kg-1·d-1)组和益母草(60 g生药·kg-1·d-1)组。各组动物每天灌胃给药两次,灌胃量为 15 ml·kg-1,连续7 d。于末次给药1 h后分别给每只大鼠左后足跖皮下注射0.5﹪角叉菜胶溶液0.1 ml,于致炎后5 min,30 min,1 h,2 h,4 h和6 h分别观察并测量每只大鼠两后肢踝周长及足跖厚度,分别计算踝和足跖的相对肿胀度及肿胀抑制率,经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的显著性。踝相对肿胀度=(左踝周长-右踝周长)/右踝周长;足跖相对肿胀度=(左足跖厚度-右足跖厚度)/右足跖厚度;踝肿胀抑制率(﹪)=〔(1-给药组踝相对肿胀度/对照组踝相对肿胀度)〕×100﹪;足跖肿胀抑制率(﹪)=[1-(给药组足跖相对肿胀度/对照组足跖相对肿胀度)]×100﹪。
       3   结果
       3.1  益母草对热刺激所致小鼠疼痛反应的影响  益母草高、低剂量组均能明显延长小鼠对热刺激的疼痛反应潜伏期(痛阈值),药后第5天,痛阈值明显延长。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痛阈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镇痛效果与阿司匹林相近(P>0.05)。结果见表1。
       表1  益母草对热刺激所致小鼠疼痛反应潜伏期的影响(略)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P<0.01;n=10
       3.2  益母草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益母草低剂量组对小鼠扭体反应无抑制作用,而益母草高剂量组能减少20 min内小鼠的扭体次数,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1。结果见表2。
       3.3  益母草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小鼠右耳涂抹二甲苯后颜色加深,呈粉红色;注射台盼蓝后,小鼠全身被蓝染,右耳比左耳蓝染明显。益母草高、低剂量组均能有效地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小鼠耳廓肿胀度差异均为P<0.01;而与阿司匹林组比较,小鼠耳廓肿胀度差异也较明显,说明益母草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但效果不如阿司匹林。结果见表3。
       表2  益母草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抑制作用(略)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P<0.01;n=10
       表3  益母草对二甲苯致耳廓肿胀的抑制作用(略)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P<0.01;与阿司匹林组比较,▲ P<0.05
       3.4  益母草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  注射角叉菜胶后,大鼠足部开始肿胀,并逐渐加重,在4 h达到高峰,之后逐渐消退。益母草能有效地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肿胀,并且使肿胀消退时间略前移。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各时间点的大鼠踝肿胀度均差异显著﹙P<0.05),与阿司匹林组比较,作用相近或较弱。结果见图1~2和表4。
       ●生理盐水;▲阿司匹林;◆益母草;Ⅰ标准差
       图1  益母草对大鼠足踝(周长)相对肿胀度的影响(略)
       ●生理盐水;▲阿司匹林;◆益母草;Ⅰ标准差
       图2  益母草对大鼠足跖(厚度)相对肿胀度的影响(略)
       表4  肿胀高峰期(4 h)各组的足相对肿胀度(略)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P<0.01;与阿司匹林组比较,▲P<0.05
       4  讨论
       
       实验结果显示,益母草对二甲苯诱导的耳廓肿胀及角叉菜胶诱导的足跖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益母草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热刺激法是通过热刺激足部的感觉神经末梢致痛,类似于急性锐痛。扭体法是通过化学刺激致痛,类似于炎性疼痛。益母草高剂量(90 g·kg-1·d-1)和低剂量(60 g·kg-1·d-1)均可较明显地延长小鼠对热刺激的痛阈值,但起效较慢,药后5 d才开始使痛阈值明显延长。益母草高剂量组能减少20 min内小鼠的扭体次数,扭体反应抑制百分率在20 min内为50.8%,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扭体次数差异显著﹙P<0.01),与阿司匹林组接近(P>0.05),表明益母草具有一定程度的镇痛作用,对急性锐痛和慢性钝痛均有一定的作用。
       
       从以上实验结果分析,益母草的抗炎作用可能与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渗出,加速吸收有关。益母草在两种镇痛模型中的镇痛效果相近,提示其镇痛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末梢神经对疼痛刺激的敏感性及抗炎作用有关。进一步可以通过检测炎症局部的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缓激肽等的含量分析其抗炎作用是否与抑制环加氧酶有关。益母草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有待于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沈映君. 中药药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79.
       
       [2] 赵瑞芝,袁小红,林爱华,等.均匀设计法筛选益母草提取工艺[J].中药材,2006,29(11):1244.
       
       [3] 徐叔云,卞如濂,陈 修. 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86.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